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
东莞千元“红包”怎么发 专家认为应举行听证
2008年07月20日 09:59:5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国家统计局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CPI上涨7.9%,食品价格上涨20.4%。高位运行的物价水平让全国城乡居民普遍感到了生活成本增加的压力。为纾缓因物价上涨给居民生活带来的困难,东莞市政府最近在全国首创向低收入人群发放一次性大额临时生活补贴,被誉为“发红包”。该举措一出台,引起了不小的冲击波。 临时性保障探索 今年5月,东莞市召开党政领导班子联席会议,讨论并决定向东莞籍低保对象、优抚对象、非低保对象的残疾人、孤寡老人、弃婴、已治愈的麻风病人等生活困难人员以及低保边缘户发放一次性临时生活补贴,每人发放1000元,所需资金由市财政负担。 东莞市民政局救灾救济科科长张顺全告诉记者,向低收入群体发放生活补贴缘于物价增长过快。今年1至3月东莞消费物价总水平上涨7.1%,其中占总支出约30%的食品上涨幅度达17.9%,同时东莞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仅增加约10%。长时期的物价高位运行,导致东莞市民的开支不断增加,收入相对减少,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生活更加困难,有必要给困难人员一次性物价补贴。 据介绍,东莞市政府最初估算全市符合补贴条件的大约有12.2万人,财政为此将支出1.2亿多元。对于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国地级以上市首位的东莞来说,1.2亿多元是完全可以承受的。 千元生活补贴给东莞低收入居民一个意外的惊喜。桥头镇邓屋村村民邓炳辉一家6口,生活较贫困。他告诉记者,家里就他和妻子务工,他做治安协管员一个月有1200元收入,妻子在工厂打工一个月工资只有600多元。家里6口人日子本来就过得紧巴巴,最近物价上涨,肉都不敢买了。 邓炳辉说:“最近政府把我家列入补贴对象,一下子就得到6000元,这真是一个大礼物,两个小孩上学的学费就解决了。”他认为政府这个补贴政策真是太及时了,是解决民生疾苦的民心工程。 政府向低收入群体发放千元生活补贴,这在全国还是第一次,因而引起外界广泛关注和议论。据东莞市民政局局长杜度介绍,东莞市近两年来也陆续对低保群众进行过气价等临时生活补贴,只不过这一次临时生活补贴扩大了范围,金额也大大增加,因而引人关注。 杜度认为,东莞市政府向低收入群众发放生活补贴不是一个草率的偶然举措,更不是作秀,对一个低收入家庭来说,人均1000元的补贴能解决柴米油盐等生活大问题,这是东莞市在居民生活制度性保障之外的临时性保障探索。 发放过程一波三折 东莞市5月底就启动了发放生活补贴工作,市政府提出要在6月底前将补贴全部发放到符合条件的个人手中。但补贴发放进展大大出乎政府部门的预料,发放过程并不顺利。 东莞市民政局介绍,低保对象、优抚对象、非低保对象的残疾人、孤寡老人、弃婴、麻风病人等生活困难人员已登记在册,这些固定人群统计工作并不难。但是低保边缘户是第一次提出来,低保边缘户定的标准是家庭月人均收入为401元至600元的人员,这些人员以前没有进行过摸底,在短时间内下面镇区一时难以界定和统计上来。 黄江镇社会事务办公室主任毛爱萍告诉记者,政府发放生活补贴的消息公布后,在村民中引起很大反响。大家都有一个平衡心理,觉得你有我也应该有。一些不符合条件的村民也申请补贴。 据了解,黄江镇采取先由村委会、村民小组对申请名单逐户核查并进行公示后,将名单上报镇社会事务办公室,经镇社会事务办公室登记后统一上报市民政局。田心村村支部书记陈锦全告诉记者,村里有7户申请低保边缘户,但经村委会和村民小组核实,最后否决了5户。 据毛爱萍介绍,全镇第一批申报人数有1000多人,最后复核确定了600多户符合申报条件。我们坚持应该纳入的群众一个也不能少,不符合条件的一个也不能进,否则补贴就变了味。但做起来并不容易,低保边缘户很难界定,审核工作量很大,时常还有村民来吵架,很难按要求及时上报。 在东莞其他镇区,村民争补贴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桥头镇的禾坑村、邵岗村两个村委会在接到镇里通知后,一直不愿上报名单,村干部担心村民之间难以平衡,弄不好怕村民闹事,干脆不上报。有的镇上报人数又特别多,如中堂镇上报人数达4.6万多人,超过户籍居民总人数的62%,有多报的嫌疑。 东莞发放补贴的工作被迫延后。据东莞市民政局介绍,7月初东莞市政府先向比较固定的低保等人群发放了临时生活补贴3000多万元,而低保边缘户采取分批发放的方式进行。东莞市民政局表示,至7月16日,全市有17个镇上报了名单,还有15个镇没有上报,7月底能完成整个发放工作就不错了。 公民经济收入状况亟待纳入法制化统计 东莞市政府向低收入人群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公众普遍持肯定态度。认为在物价持续上涨的背景下,东莞市政府此举充分体现了政府对民众的关怀和体恤,让困难群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享受到了公平正义。 但也有人认为,东莞市政府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好的,但在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中出现了一些波折,说明政府处理这件事在技术和计划上存在欠缺,需要进一步完善。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院长肖滨认为,作为一项惠民政策,东莞市向低收入群体发放生活补贴应该建立在公民经济收入状况精细化统计的基础上,如果缺乏完备的统计数据,政府决策就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不利于财政上的统筹安排。 肖滨认为,东莞在发放生活补贴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说明公民经济收入状况亟待纳入政府有关部门的统计范畴,并且以法制化形式确定下来。同时如何建立一个科学的公民收入状况统计路径,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 还有专家认为,现代政府的管理和运作,应该在法制化的轨道上进行。给市民发放补贴毕竟是动用财政资金,有必要进行听证,而且要经过人大讨论和批准。目的正义还要体现在程序上的正义。政府办好事,也要讲究如何把好事办好,不仅仅是靠良好的意愿和动机。 东莞市民政局局长杜度也认为,对发放临时生活补贴确实估计不足,以前估算是12.2万人,但至7月16日已上报16万多人,还有15个镇没有上报,估计最后总的财政支出可能超出估算1倍多。这值得进一步总结和完善,为今后政府出台类似政策积累经验,真正把惠民政策的好事办好。 东莞市政府表示,向低收入人群放发临时生活补贴,只是东莞在进一步织好居民生活保障网的措施之一。今后类似的惠民政策只会加强,不会减弱。这一步伐也将迈得更坚定,真正让公众享受到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成果。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徐清扬
编辑:
廖小清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