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的北京市副市长
3年后,陆昊又迈上一个新台阶。
2003年,35岁的陆昊当选为北京市副市长,成为最年轻的副部级高官,这又成为了当时的媒体和政界议论的一个焦点。这样年轻担任如此高职,不仅在北京绝无仅有,恐怕在全国范围也独此一例,海外媒体甚至一度将其称为"陆昊现象"。
担任副市长的陆昊,主要分管北京市工业、安全生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和信息化方面的工作,这与他的教育背景和管理经历高度契合。曾与陆昊共事过的北京市政府官员赞赏陆昊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年轻领导":"陆市长有胆识有魄力,学历高,又能理论联系实际,而且很易于亲近。"
评价他"易于亲近"的不光有他的部下,还有众多媒体。
2006年3月,北京烟花爆竹"禁改限"工作顺利结束,与另一位副市长吉林一起主抓此事的陆昊曾高调出席了"媒体答谢会",他再三表示"媒体的支持是做好工作的一个重要保障"。出席这次媒体答谢会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回忆,"陆昊说话非常得体,也很有礼貌。晚上宴请媒体时,他穿了一件正装衬衣,扎了领带,只要有记者去同他打招呼,他都会起立、转身,举杯向记者致意,聊上几句,没有什么距离感。"
陆昊所主管的部门,均属于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在专业工作之外,陆昊以言语率直而著称。
2006年底,在出席"市长接待台商日"活动时,有一位台商提出打算在二环内建立一个卖场,希望陆昊帮助解决有关手续问题,由于这个项目不符合北京的整体规划,被陆昊当场拒绝。在北京市各大商场进行停车场改造之时,有记者曾亲眼看见陆昊在公开场合斥责少数商场老总工作不得力,要求他们"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陆昊毫不隐瞒地说,他曾经多次不透露身份亲自驾车到类似于西单这样的商场进行实地调查,"希望各大商场的负责人也能这样做。"
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这位年轻的副市长也善于与媒体沟通,这一点尤其难得。2006年5月18日,北京房山史家营乡莲花庵第六煤矿发生了一起矿难,陆昊深夜到达现场,在得知媒体采访受阻时,他向媒体承诺:营救工作会全程向媒体披露,全程接受媒体监督,全程通报抢救工作的进展。
当晚,现场专门用警戒线拉出一块采访区,专门提供一个休息室,供整夜守候在现场的记者发稿和休息,并请记者和现场工作人员一起吃盒饭。他和工作人员彻夜呆在临时指挥部里,指挥部署救援工作。
担任副市长的陆昊,在"两会"上留给记者和代表们的印象是"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者","思维敏捷又稳重得体","回答问题语速很快,几乎不用考虑,一气呵成"。
在陆昊以35岁的"低龄"成为北京"史上最年轻的副市长"之后,他当年的班主任顾铭琴老师曾意味深长地对记者说:"这不是他的终点。"不过,顾老师没有想到她这句话会应验得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