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扫描
香港专才赴京考“策论”
在首都师范大学考点的800多名考生中有正供职于中直机关、中央部委的公务员,也有来自北京、沈阳、太原、天津等地的公务员、民营企业高管,还有专门从香港等地前来参加考试的金融、企业界专业人士。
拥有MBA学历的高先生已有十年工作经验,目前是北京一家民营企业的高管,他此次报考省属国有大型企业方面的职位。他说,虽然自己目前已经在北京有所建树,但还是想趁着年轻,力争去广东这个大平台上有更大的作为。
“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不仅在经济发展方面成了全国的排头兵,在制度建设、管理理念、城乡建设等方面也都是勇于创新、大胆探索,我想,这么好的一个平台,对于每个有志于事业的人来说,都值得努力去追逐。”高先生表示,如果自己能够如愿被录取,“即使带着家眷一起南迁也是没有问题的”。
专程从香港飞到北京参加考试的程先生,也是高学历、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青年考生”之一。“我此前就看过汪洋书记关于广东经济转型的论述,这次它成了摆在我面前的考题。”程先生说,“作为这门考试的论述题,有点‘策论’味道,注重探寻问题的解决之道。这本身就反映出了这次招考对于每个考生的政策水平、理论素养、独立且理性的思考问题能力的看重。因此,我觉得这个题目出得很有现实意义。”
干部盼公选机会更多
在广东公选考场,吴女士遇到了同事,大家相视一笑,相互打了声招呼,各自走向座位。两个半小时后,当她一脸轻松走出考场的时候,陪考的丈夫已经早早地在树底下等着她。
吴女士当了12年公务员,现在是深圳市某机关副局长。得知此次公选,单位和家里人都非常支持她。主意打定之后,她便在网上报了名。
“几千人的大考,与这么多优秀的干部同台竞争,我觉得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过程,我自己还是挺享受这个过程的。”对这次公选,吴女士有她自己的理解:“我把这次公选同时当作一次检测我知识和能力水平的机会,通过考试发现自己作为一名干部,哪些还不够了解、还需要更进一步补充加强。过去都强调‘权’、‘责’相称,我觉得现在更需要强调‘能’、‘权’、‘责’相称。”
对广东此次大规模公选年轻干部,吴女士大加赞赏:“现在年轻人求上进的意识都很强,这种形式让大家都能在同一个平台上公开、公正、公平地参与竞争,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让公选这种形式常规化,最好每年都搞。”全国首创阳光监督
为确保这次联合公选工作公开、公平、公正,省委组织部研究制定了《2008年省市联合公开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监督办法》,这在全国的公选中尚属首次。
该办法规定,除了试题、评委名单等需要保密的内容之外,全面推行“阳光操作”,全部信息公开,全部关键环节录像,全方位互动情况,全过程实施监督,为受理可能出现的争议事项提供依据。同时从纪检监察和保密等职能部门、新闻记者、“两代表一委员”、党外知名人士等中聘请15名监督员,全过程、“零距离”监督试题命制、试卷运送、笔试、监考、评卷、面试、测试等各个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