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警惕核心企业并购
对于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在国内引起的"保护民族品牌"的讨论,记者问过许多在德国生活多年的华人朋友,德国是否也有过类似的讨论,大家大都摇头。记者一时之间也很难想起哪些德国"民族品牌"成功被外国企业并购。人所皆知的"德国品牌"奔驰、宝马、西门子、博世等,好像一直掌控在德国人手中。
记者就此采访了德国诺尔律师事务所的并购专业律师赵辉。他也向记者表示,德国很少发生知名品牌被并购的案例。即使是一些类似情况,如美国通用并购欧宝品牌,贝克啤酒被比利时收购等,也很少在民众中引起太大的反响。
赵辉表示,究其原因,这首先是由于德国品牌的成熟度很高,确实难以被收购;但同时这一现象背后仍然暗藏着德国保护"民族品牌"的"法律之手",无论是反垄断法、国家安全审查法,还是一些行业法规、企业制度,都无形中为德国企业和品牌形成了强大的保护。
为避免"民族品牌"被外人收购,首先需要这些品牌的自身素质过硬。德国的奔驰、西门子等品牌本身有着上百年的历史,其背后更是有数千亿计的庞大企业财团资金支撑,外国企业很难有实力对其并购。而一些民用产品和地方性的品牌,同样也实力不菲,除非陷入经营困难、难以为继,企业也不愿出售这些品牌。
而从法律上讲,虽然在德国任何一部法律中,都找不到"保护民族品牌"的字眼,但究其内容和实践应用,这些法律对保护德国本土企业和品牌所起到的作用功不可没,很多可能的外资收购事件已经被化解在无形之中。
比如德国有着严格的反垄断法。企业的并购接受政府的反垄断调查非常普遍,只要是形成一定规模的并购案,都必须经过政府审核。虽然最终因"垄断"问题未获审批的并购案仅占极少数,但在重要时候仍然发挥作用。近年美国航空公司并购德国托马斯库克旅游航空公司,即被政府以涉嫌"垄断"否决。
近年来,德国政府也在不断完善这方面的"自我保护"法规。在今年8月20日德国政府起草了"国家安全审查法"草案,即将在明年初实行。该法规将军工、航空等领域的国家安全审查扩展到铁路、能源、银行、物流等领域,并且仅对欧盟以外的企业在德国的并购进行审查。该法规以保护"公共利益"为出发点,不排除在今后法律细则和执行中将"民族品牌"等具有公众色彩的标准考虑其中,其自我保护色彩日渐浓厚。
实际上,德国政府对一些可能并购本国核心企业的潜在外来威胁,警惕性也越来越高。比如对英美对冲基金、亚洲等地的国家主权基金等,德国政府的态度在欧美国家都属最为强硬。
赵辉举例说,在最近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参与安联保险旗下并购德累斯顿银行的案例中,德累斯顿银行作为德国第三大银行,具有百年历史,在竞购中来自中国的银行的出局,"不能不说政府起到了一定作用"。(本网驻法兰克福记者郇公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