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民主”下的“制度惯性”
当年果作屯群众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了我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但究竟怎么去管?当时很多人都意识到必须建立一套管理制度,村务管理才能有所依据。当时的村委会集合群众智慧,讨论产生了“村规民约”和“封山公约”,每家每户派出代表按手印后上墙公布实施。
在合寨村颇具特色的陈列室,本刊记者看到了原始的果作屯“村规民约”,这是一份三页纸的手写稿,虽然不算完备却让人感到它的分量,其中内容包括:严禁赌博;不准在路边、田边、井边挖鸭虫;不准盗窃;不准在河流上游洗衣、洗头梳发;经常冲码头保护清洁,等等;此外还有针对乱砍滥伐制定的“封山公约”。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徐勇说,果作村委会是迄今发现的全国第一个有正式记录为依据的村委会。这一组织一开始就体现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自治的性质,体现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精神。
在合寨村,“村规民约”具有极强的监督力,村民之间已形成一种互相约束的氛围。1987年,拉垒屯一个村民盗砍林木,一村民小组长发现后及时报案,村民被罚30元,而报案者得到了15元的奖励。
1990年,合寨村委会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在“村规民约”的基础上,围绕社会治安、村风民俗、计划生育、财务管理等6个方面制定了具有约束力、比较规范的《合寨村村民自治章程》。
28年来,合寨村相继解决了用电用水、新建校舍、硬化道路、水渠维修、安装闭路电视等与村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按照“村规民约”自治自理的影子无处不在。
合寨村有一个集体林场,每年有2万多元的收入。有村民代表提议,土地都分到户了,这笔钱也分到各户吧。但更多的村民代表表示反对:分钱下去容易,万一村里有急用,要收钱上来就难了,还是留着集体统一开支吧。通过民主决议,这钱最终没有分下去,而恰恰是这笔集体经济收入在后来的村办事业中发挥了作用。
1994以前,合寨村的闭路电视只能收到地方台,并且效果极差。有村民建议村里建一个地面卫星接收站,这样可看到20多个台的节目。村委会随后召集村民代表讨论,最后全部同意建卫星接收站:12个屯的三个片各出4000元,村委会从集体经济收入中拿出1.2万元。不久,村里的卫星接收站便顺利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