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9日电 “地膜覆盖栽培已成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改进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带来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由于使用过的地膜未能完全回收,大量的残膜留在土壤中,难以在短时期内降解。”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宁夏区委会主委马秀珍建议,农田残膜污染不容忽视,应推行回收再利用机制。
马秀珍说,地膜栽培技术通过增温、保墒等,可抑制杂草生长、促进作物早熟和增产,很受缺水地区广大农民的欢迎。然而残膜会随着降解溶出有毒物质,致使耕地受到污染,还会逐渐导致土壤的物理性质变化,造成作物营养不良,产量下降。
马秀珍建议,政府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科研机构及塑料制品企业进行废旧地膜回收再利用的技术研发、使用和推广,使废旧地膜资源化能够循环再利用。还可研发地膜回收机械,通过专用机械的推广使用减少农膜残留,降低人工成本。
“还应组织相关单位开展地膜污染的调查研究,摸清地膜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并建立健全残膜回收目标考核责任制,县、乡、村以及农业等部门建立起残膜回收目标考核制,明确责任目标和奖惩措施。”马秀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