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
“嫦娥”发射升空 中国航天开始最远的“长征”
2007年10月25日 04:18:40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10月24日,随着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升空,流传千古的“嫦娥奔月”的传说,在西昌这座有着“月亮女儿的故乡”之称的地方开始变为现实。 从万户飞天的梦想到载人航天的成功,从嫦娥奔月的传说到绕月工程的实施……浩渺的太空似乎总有一只手,牵引着人类探索的步伐。正是在一个个传说变成现实的过程中,人类不断延伸着自己的脚步。 中国航天开始最远的“长征” “绕月探测将是我国继实现应用卫星和载人航天飞行之后,我国空间科学和航天技术进步一个新的里程碑。”绕月探测工程月球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说,我们不能总将自己局限在靠近地球的低空。中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已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在月球及行星探测方面仍属空白。 “一个最大的理由是,中国的运载能力、卫星基础能力日益提高,我们已经具备了向月亮发射一个探测器的能力,具备了走向外太空的能力。”中国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说,当中国的科技能力和综合国力已经具备的时候,中国人去不去外太空探索?要不要参与国际的外太空活动?要不要在国际外太空探索的领域里有我们的声音?答案是肯定的。 上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美、苏两国凭借自己在航天领域的优势,展开月球探测的竞争。1969年7月,“阿波罗11号”实现了人类登月之梦。从“阿波罗11号”到“阿波罗17号”共6艘飞船,12名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 月球探测经过近40年的平静之后,在21世纪进入了新的一轮热潮。2004年1月14日,美国提出了重返月球计划;稍早些时候,欧洲制订了月球和火星探测的“曙光女神”计划,印度也宣布开展月球探测活动。今年9月14日,日本发射了“月亮女神”进行绕月探测活动。 “这正是我们迎头赶上、一举摆脱我国在深空探测研究领域的落后局面的好时机。”欧阳自远说,月球探测的开展,将是我国迈出深空探测的第一步,对填补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空白,推动我国科学技术整体水平的提高,提升综合国力、增强民族凝聚力、培育国民开拓创新精神等都有重要意义。 绕月探测·意义迈向深空探测的第一步 绕月探测·前景月球开发前景非常诱人 绕月探测工程首次飞行任务研制和建设经费为14亿元人民币。“太空探索,不仅仅取决于经济实力。”国防科工委有关负责人说,从上世纪50年代到今天,持续不断的太空探索已为中国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和经验,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航天人才队伍。 “嫦娥一号卫星上所有关键仪器设备全是中国自己制造的,没有一件是从国外购买的,所有试验也全部是利用中国自有的设备测试完成的。嫦娥一号卫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说,“从2004年立项到2007年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没有一支强大的科研队伍是无法想象的。” 载人航天工程征程漫漫,中国,正迎来一个加速开展太空探索的时期:载人航天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进行航天器交会对接试验;开展具有一定应用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长期在轨自主飞行的空间实验室的研制;“嫦娥”任务更重:绕月探测,月面软着陆探测与巡视勘察,月面巡视勘察与采样返回…… 将太空探测的范围推向月球,有什么样的意义呢?欧阳自远表示,月球的开发前景非常诱人。 月球上已知有100多种矿物,其中有5种是地球上没有的。可供核聚变的主要原料之一氦-3,地球上的全部储量只有15吨左右,但月球上的储量据测算却达100万至500万吨,能够满足人类上万年的需求。月球高洁净、微重力、没有磁场、没有大气的环境,是地球上无法实现的。作为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月球还可能是人类探测更遥远天体和宇宙空间的理想平台。 国防科工委绕月探测中心总工程师杨多和说,当年美国的阿波罗工程,派生出了大约3000种应用技术的专利成果,包括航天航空、军事、通信、材料、医疗卫生、计算机等。阿波罗计划当中,每投入1美元,就可以获得4-5美元的产出,带动了上世纪整个60年代和70年代高新技术的全面发展。 中国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把探月比喻为“火车头”:“它就是一个集合哨,搞地质的、矿物的、气象的、天文的、地球起源的……大家全走到一起来了。” 50年前的10月,苏联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1961年4月,苏联空军少校加加林成为第一个造访太空的人。8年后的7月21日,当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人类第一个足印时,这位美国宇航员留下了一句载入人类史册的名言:“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如同人类自身的历史一样,人类对于太空的探索,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 1971年6月,苏联3名宇航员在飞船气压阀失效时因为缺乏航天服的保护而死亡;1986年1月,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起飞后凌空爆炸,7名壮志未酬的宇航员,在万众瞩目中献身蓝天;2003年2月,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它的第28次飞行返程途中突然解体,只差16分钟就能踏上地球的7名宇航员全部牺牲。在人类迄今开展的123次月球探测中,成功率不到50%。 但是,牺牲从来没有阻挡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 “人类的太空探索,不仅仅是为了圆一个古老的飞天之梦,更是人类对于自身生存疆域的拓展。”嫦娥一号卫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说。 正如叶培建所说,空间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今天,飞速发展的空间技术正日益渗透于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因素。 在叶培建将近40年的航天事业生涯中,参与研制的数十颗卫星同样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有的在太空中对地球开展资源调查与监测,有的在监测气象和局部环境的变化,有的在监测地震和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来源: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作者: 编辑:陈天怀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