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上午刚刚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以99%以上的高票当选连任,下午便出席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的“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活动盛大开幕式,寄语中日友好始于青少年,并挥毫书写“举青春之力,谋世代友好”。《日本新华侨报》近日刊文指出,这种凸显“胡氏风格”的外交行动给处在特殊时刻的中日关系带来惊喜,不仅连日来为日中友好团体及华人社团所津津乐道,也赢得日本朝野的一片赞誉。
3月1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出席“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开幕活动。这是胡锦涛在中国人民大学世纪馆兴致勃勃地参加中日两国青少年书法交流活动。
文章说,日本政界人士刻意指出,这是胡锦涛连任国家元首后首次外事活动,也打破了中国领导人“两会”期间一般不会见外国客人的惯例,实属罕见。这种待遇给予“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蕴含着不寻常的意味。
这是“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活动形象大使邰丽华(左二,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艺术总监)、徐本禹(左三,华中农业大学在读研究生)和日本青少年代表一起为“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会标揭幕。
这是“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活动形象大使邰丽华(左二,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艺术总监)、徐本禹(左三,华中农业大学在读研究生)和日本青少年代表一起为“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会标揭幕。
3月15日,“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开幕式在北京举行。应中国政府邀请来华参加“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活动的日本青少年友好使者代表团一行1000人及中国各界青年代表共2000余人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活动拉开序幕。
文章透露,当胡锦涛“突然现身”在两国青少年中间时,“与会者大感惊喜”。在年轻人的欢呼声中,胡锦涛不仅用中文、日语分别问候“大家好”,而且植下了象征中日青年世代友好的樱花树和玉兰树,展现出重视中日关系的积极姿态。
文章说,一般认为,在“饺子事件”影响中日关系特别是日本民间对华感情之际,在舆论纷纷猜测胡锦涛将推迟“樱花时节访日”计划的时下,胡锦涛的这一外交行动是从民间入手,从青少年入手,意在唤醒和恢复日本国民对中国的善意和信任。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当晚用十分钟时间详尽介绍了胡锦涛与日本青少年的交流,显然具有浓厚的外交意味,同样显示出中国领导人娴熟的外交技巧和政治智慧。
文章指出,不可否认,在“饺子事件”各执一词,莫衷一是的时刻,刚刚“回暖”尚显脆弱的中日关系出现摇摆局面,中日媒体及民众心理都不同程度地出现情绪化倾向。在这个敏感时刻,中国元首胡锦涛丰实中日关系的亲力亲为,有利于“规划”和“定位”未来的两国关系,使之“行驶在正常的发展轨道上”。
文章进一步指出,更重要的是,胡锦涛的“罕见之举”透示着中国政府把推进中日友好作为一项长期事业,着眼于增进两国国民感情,正如胡锦涛所宣示那样:“中日两国世代友好归根到底是两国人民间的友好,而人民友好归根到底则需要从青少年做起。”而作为1984年接待3000名日本青少年访华的总负责人之一,胡锦涛具有深厚的“青少年友好情结”,着力培养中日友好事业的接班人。
文章分析认为,在日本方面,2月份福田康夫首相所领导的内阁支持度首度跌破三成水平,政府外交底气显现不足。胡锦涛高调推助中日友好,同样会给福田内阁的成绩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章指出,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连任后首次外交行动表现的“胡氏风格”,既为即将访日“预演”,彰显致力于“中日关系飞跃之年”的决心,也在为未来的中日关系“规划”和“定位”,这种具有“布局”性的举动,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外交的新思维新策略,同时也显示了胡作为一个具有历史责任感、战略眼光的大国政治领袖的气质和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