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还要给他送礼”——程京代表讲述行政审批下的企业困境
新华网北京3月8日电 “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和创新力度不足问题并存,核心技术缺乏,产品附加值低。”全国人大代表程京在北京代表团全体会议上结合本企业经历,讲述了这些瓶颈问题背后重要原因——“行政审批过多、无时限”的企业困境。
从新产品的研发到推广的各个环节,程京很有发言权。他说,我是今年新当选的代表,来自于“产学研”一线,在“产”方面我是清华控股的博奥生物公司总裁,“学”的方面我是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时在“研”的方面是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国家鼓励自主创新,在‘入口’创新起点上对企业支持很多,经费充足。但是在‘出口’,就是当科研产品要进入流通领域变成商品的过程中,几乎看不见合理的、及时有效的政策或是法规出台,来规范这个过程的企业和政府。”程京说。
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为什么上升?程京以所在的生物医药行业为例,“当我们一个生物医药产品研制出来,获得了国家药监局的证书之后,在进入医院之前,碰到的问题就是对于新技术产品物价怎么定。”
“对于新技术产品,按照现行的做法,我们只能联合当地医院向地方药监部门报批,对于药物定价,药监部门还要送到物价部门审批,物价部门什么时候批就不知道了。我们只能一个省、一个省的报批文,像上海市就要通过每家医院再向上报批。作为一个国家研发中心和企业,我们的主要精力如果都放到这个上面,又哪来的精力去从事真正的技术研发?”对于企业的遭遇,程京很无奈。
他说:“就算物价部门批下来了,下一步又怎么进入医保呢?这些问题都是大家所面临的共性瓶颈问题。完成这些审批,如果顺利可能是一两年,慢的一审批就是三五年,还不一定有结果。我们公司有一件2009年报批,现在还没有下来。”
“这么多的审批,还遥遥无期,可能就卡在一个处长手里,难道还要我们去给他送礼?”程京说,“这样会使从事创新研发工作的人望而生畏,前面可能是死路一条,长此以往,肯定会出现核心技术缺乏,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
程京建议:针对创新医疗产品,在全国任何一个省区市获得物价批准之后,在其他的省区市,应当考虑以备案的方式定价,而且应该考虑给行政审批规定明确的时限。同时,希望在临床应用一年后自动进入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