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民工幸福感
【民工心声】
“现在,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正在改善,但仍然会看到异样的目光,感受着不同的待遇。”在杭州滨江区一家企业工作的曾艳青说。
【代表建言】
“仅靠企业自身,远远无法满足农民工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关键是各级政府要将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问题纳入议事日程,加大财政投入,大力兴建一批农民工文化活动场所,提高现有文化场所利用率,构建农民工‘精神家园’。”俞学文代表表示,政府可以试点建立农民工再教育学校,让农民工在业余时间得到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培训;并在社区、城乡接合部、开发区、产业园设立农民工文化、科普、学习交流活动中心。
黄锦朝代表也赞同这一观点。他说,政府要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和建设,街道(乡镇)和社区也要有配套的公共文化设施。政府要尽力提供便利,让农民工享受更多更丰富的精神食粮。同时,要加强引导,鼓励基层单位和企业更加重视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其提供必要的文化场所,通过奖励、树立典型等方式,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沈琪芳代表还建议,政府乃至整个社会要从解决农民工的实际问题入手,更多关注精神层面的需求,让其受到尊重,获得愉悦和轻松,从而提升他们的幸福感。
在杨晓霞代表看来,农民工也要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学习知识、技能中不断丰富头脑,让自己过得更充实、精神更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