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
记者探访:五部门联手筑牢食品生产“防火墙”
2007年08月30日 14:39:13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这是一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切身利益、维护中国产品信誉和国家形象的特殊战役——解放军报记者走进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五部门 民以食为天 食以洁为先
8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组长吴仪出席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并发表讲话。新华社记者高洁摄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改革开放近30年来,从温饱到小康,我们对食品的关注也在发生着变化:以前,我们关注粮食够不够吃;现在,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吃的是不是安全。最近一段时间,甚至包括一些国外媒体,都对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非常敏感。 我们的食品到底是否安全?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绩效如何?我国出口的食品合格率多少?……8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对诸如此类受人关注的话题做出了最权威的解释。 8月23日,国务院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决定,从现在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4个月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提出要达到4个百分之百的目标。国务院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组长吴仪在会上特别强调,这是一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切身利益、维护中国产品信誉和国家形象的特殊战役,各地区、各部门要群策群力,坚决打好这场硬仗。 为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学习食品安全白皮书的有关内容,并进一步了解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监管的状况,本报特派记者于近日走进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五部门,采访了这场“特殊战役”的指挥部。——编者 专项整治四个百分百目标 ●全国大中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100%纳入质量安全监测范围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00%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 ●小作坊100%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 ●乡镇、街道、社区食杂店100%建立食品进货台账制度 着力解决人民最为关心的高毒农药、兽药违规使用和残留超标问题 ——摘自食品安全白皮书 农业部:打造绿色健康的“菜篮子” 这几天,农业部总经济师张玉香明显比以往更忙了。“主要是忙着部署下一阶段相关工作,迅速打响农产品质量安全攻坚战。这不,下午还要到国务院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去参加一个会议,讨论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问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玉香如是说。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民生之基,也是百姓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农业部今年上半年例行检测结果显示,蔬菜中农药残留平均合格率为94%,畜产品中“瘦肉精”污染监测平均合格率为98.8%,水产品中氯霉素污染的平均合格率为99.6%。 可以说,百姓手中的“粮袋子”、“菜篮子”总体上是安全的。对此,张玉香说,我国农产品质量逐年好转,是在全国上下共同努力下,多种措施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重要的是狠抓了两个方面,一是注重“源头治理”,在生产环节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二是推行“例行检测”,建立并完善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对农产品实施从生产基地到市场环节的全程定期监督检测。 如何在已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当前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推出更加富有成效的举措?张玉香介绍说,农业部目前正积极推行从农田到市场的全程监管,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基本框架,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筑造坚强保障。 农产品安全的源头在哪里?答案是在田间地头,在养殖场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搞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强化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是基础,要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产地环境认定力度,对工矿企业周边地区、城市郊区蔬菜基地实行重点监控。”张玉香打个比方说,农产品生产出来后,还要为它建立一个“身份档案”,内容主要有三块,一是使用农业投入品比如说农药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二是动物疫病、植物病虫草害的发生和防治情况,三是收获、屠宰或者捕捞的日期。 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关键,就是依法实施全程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张玉香说,不安全农产品的危害具有隐蔽性,百姓去超市或者农贸市场买蔬菜、水果、肉类等产品,可以一眼看出它们表面是不是腐坏了,但却没法得知它们是否农药残留超标、有没有违规使用“瘦肉精”等,这些要靠科学的检测手段和设备。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今后几年,农业部要在现有基础上建设一个国家级中心、42个部级专业质检中心、15个区域中心、36个省级综合质检中心,以及1200多个县级的质检站。(记者杨祖荣) 8月28日,质监部门的执法人员在长春市一家超市检查食品。 以农业投入品、农产品生产、市场准入三个环节管理为关键点,推动从农田到市场的全程监管 ——摘自食品安全白皮书 质检总局:筑牢食品生产的“防火墙” 高东富,石家庄市桥西区一个馒头店的店主。在一个多月前质检部门的检查中,高东富的馒头店被亮了“红牌”,要求限期整改。老高一狠心,花了4000多块钱把馒头店好好装修了一下,这个周二重新开业了。这次,老高不仅在墙壁上贴了环保瓷砖,还新购置了馒头机、生熟案板等设备,4名厨师也穿上了统一的制服。 住25号楼的居民王大妈高兴地对记者说:“馒头店经过整治后,比以前卫生多了,我们老百姓吃着也放心多了。” 高东富馒头店的经历只是质检部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一个缩影。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已经有5385家像老高这样10人以下的小作坊经过整改后达到了准入要求,5631家被取缔,8814家被强制停业。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食品司副巡视员毕玉安,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由于我国目前存在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异等现实,10人以下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全国还有35.3万家,产品市场占有率为9.3%。尽管量少,但是由于这些小作坊生产的食品大多与百姓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影响面大,一直是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总局本着“监管、规范、引导、便民”的原则,加强了对食品小作坊的专项整治力度。去年,我国食品小作坊的平均抽查合格率已经提高到70.4%。 作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质量监督和日常卫生监管的部门,质检总局针对近年来食品安全监管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构筑起一道道食品安全的“防火墙”。 在市场准入制度方面,质检总局严格实施食品和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截至去年底所有28大类525种食品已全部实施了市场准入制度。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米、面、油、酱油、醋等基本食品在实施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后,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提高了31.5%。市场准入制度就像一道“防火墙”,把不具备食品生产资质的企业排除在市场之外,让老百姓吃上了放心食品。 在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下,我国食品的总体合格率稳步提升。毕玉安介绍说:“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去年是77.9%,今年上半年已经上升到85.1%。需要说明的是,在今年上半年约15%的不合格食品中,相当一部分是因为食品的标签、包装等项目不符合国家规定,并不涉及食品本身的安全。” 在进出口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上,我国同样建立了一整套监管制度和保障措施。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处长毕克新向记者自豪地说:“多年来,我国进出口食品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今年7月20日,日本公布了去年进口食品的监控报告:日本对我国食品的抽检率最高,达15.7%,但我国输日食品的抽检合格率也最高,达99.42%;其次是欧盟99.38%;第三是美国98.69%。”(记者樊剑英) 倡导现代流通组织方式和经营方式严格实行不合格食品的退市、召回、销毁、公布制度 ——摘自食品安全白皮书 工商总局:当好食品流通的“检查员” 上周末下午,北京甘家口商场超市的猪肉摊前,一位姓周的消费者考虑再三,还是选择了一种价格稍贵的品牌猪肉。她告诉记者,虽然这种猪肉的价格要稍稍高些,但是上面印着有机产品专用标志,是得到工商部门认可的“无药物残留、无激素、无抗生素的安全放心肉”。周女士说:“说到底,咱老百姓买东西最关心的还是质量安全”。 也难怪百姓如此看重食品质量安全。近几年来,虽然咱百姓生活水准不断提高,各类食品应有尽有,但是毒大米、隔年粽子等食品安全事件也搅得百姓心情不得安宁,食品安全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共同瞩目的热点。 8月17日,食品安全白皮书发布,白皮书告诉我们什么?记者带着疑问来到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寻找答案。 好不容易,记者“逮”到了总局办公厅新闻处副调研员蔡军,才交流短短5分钟,他就已经接了好几个电话。蔡军“苦笑”着说:“都是媒体申请采访食品质量安全的电话。” 交谈之中,记者讲起了周女士买猪肉的故事,蔡军介绍说,工商行管机关对食品安全工作已经实现了从食品质量准入、交易到退市的全程立体监管。以猪肉市场为例,近年来工商总局多管齐下,积极鼓励各类猪肉商品交易市场、商场与生产基地建立直接购销关系,实施“场厂挂钩”、“场地挂钩”、“协议准入”、“强制退出”制度,严格保障猪肉的质量安全,“为了让老百姓买到‘放心肉’,将来会出台更多更好的制度进行保障。” 如何快速发现劣质食品,将其从快驱逐出场,这也是百姓关心的一个话题。蔡军告诉记者,工商部门的食品质量检测,已经从科研院所的深宅大院中走了出来,实现了全程快速反应。 据了解,目前,全国工商系统已配备食品质量快速检测车372台、检测箱5366个,培训食品快速检测人员8930余人,改进了流通环节质量监管手段,在加强食品市场监管上发挥了重要作用。2006年,国家工商总局组织各地对676种、392万批次的食品依法进行了快速质量检测,合格率达96.6%。 蔡军介绍说,2007年,总局将加速实施以“提倡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为主要内容的“三绿工程”。工商行管机关将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落实市场巡查制度,全方位打破地域限制,鼓励质量优、信誉好、品牌知名度高的食品在全国流通,健全社区食品加工流通服务体系,强化食品安全标识和包装管理,集中力量整治食品假包装、假标识、假商标印制品。(记者宋歆) 制定并落实《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摘自食品安全白皮书 卫生部:把住食品卫生的“通行证” 一道菜从田间种植到最后上到餐桌,其质量安全需要多个环节共同把关,卫生部门负责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管。 “2006年,卫生部门在全国开展了针对食品卫生许可、农村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学校及建筑工地食堂等重点领域的专项整顿治理工作,共查处涉嫌非法食品生产经营案件11万余起,吊销卫生许可证1444个,取缔近3万户无证生产经营户。”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在接受采访时说,截至5月底,全国卫生部门再次监督检查各类餐饮单位和学校集体食堂14万余个,其中吊销卫生许可证964个,有9个案件涉嫌触犯刑法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对于餐饮业而言,专项整顿确实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卫生部门在调查中和接受群众举报中均发现,许多餐饮企业、特别是那些小型餐饮业,往往是整顿一次好一阵子,时间一长则很容易出现卫生状况滑坡的现象。 如何建立一种长效机制,确保餐饮业的卫生状况不滑坡、不退步?据了解,卫生部目前正在重点推进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通过建立和完善日常监督检查制度,来促进餐饮业建立长效、可靠的诚信机制。 据记者从卫生部卫生监督局了解,2007年,卫生部扩大了分级管理在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单位的覆盖面,着力将监管力量的重点投入到食品卫生信誉度较低的小型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在此基础上,卫生部还于近期在北京等五个省市开展餐饮单位食品卫生监督公示制度试点工作。 今年春夏之间,一条“吃香蕉会造成像SARS一样的疾病流行”的谣言让消费者谈“蕉”色变。后来还是由卫生部门专家出面辟谣,指出“蕉癌像SARS”纯属谣传,才消除了大家的恐慌。 毛群安告诉记者,把好食品上桌的最后一关,还需要科学地发布食品安全预警和评估信息。这些信息在指导消费者及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采取预防措施外,还担负消除消费者不必要的恐慌以及引导消费者科学认识食品安全的职责。像大家比较熟悉的食品中苏丹红、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啤酒中甲醛、面粉中溴酸钾等多项食品安全性评估结果,均是由卫生部根据风险评估及时发布的。据了解,卫生部目前已建立了全国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监测点已经覆盖15个省区市8.3亿人口。 针对最近一段时间国际上个别针对中国食品质量安全及标准提出的质疑,毛群安说:“我国的食品卫生标准体系是与国际接轨的。”据记者了解,目前我国已制定完成400余项食品卫生标准,基本覆盖食品从原料、添加剂到产品的各种卫生安全指标,也覆盖了食品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卫生要求。(记者高吉全) 强化风险预警和应急反应机制建设建立健全食品召回制度加强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 ——摘自食品安全白皮书 食药局:建设食品质量的“监管网” “我们昨天刚刚召开加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工作会议,研究部署近期工作,切实从维护公众健康安全出发,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8月2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惠鲁生告诉记者。 惠鲁生说,目前,我国已形成“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社会广泛参与”的食品安全工作格局。在这个立体化工作格局下,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把好食品安全关,让人民群众饮食更放心、更安全。 “除了政府部门有力监管外,我们也要看到一个喜人的现象,那就是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一直在不断提高,‘绿色食品’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餐桌安全成为百姓热议的话题。”惠鲁生说,与此同时,企业的食品安全意识也明显增强,“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观念逐渐形成。 憧憬未来,令人欣喜。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牵头编制的《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到“十一五”末期,我国将完成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届时我国食品安全信息监测覆盖面将达到90%,大中城市批发市场、大型农贸市场和连锁超市的鲜活农产品的抽检质量安全合格率将达到95%,食品召回覆盖面达到80%。 “让老百姓吃得放心,我们还要努力实现食品安全信息公开,让百姓可以及时从政府部门得到权威的食品安全信息。”惠鲁生告诉记者,目前国家食品安全网已经开通,下一步就是要形成包括国家、省、市、县四级的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加快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发布制度。 “从长远看,中国的食品安全状况会越来越好,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眼下还有一些监管不力的薄弱环节,比如说农村的食品安全监管。”惠鲁生说,现在农村的食品加工小作坊多,一些不法商贩又常常以低廉的价格把假冒伪劣食品销往农村,对农民的食品安全造成隐患。对此,全国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正在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有关部门的配合下,进一步将监管触角向基层延伸,积极推进农村食品的现代流通网、社会监督网和监管责任网建设以及农村食品安全示范县建设。目前,这项工作已在浙江、山东等地区取得一定进展。(记者杨祖荣) 摘自食品安全白皮书的数字信息 ●食品总体合格率稳步提升:2006年全国食品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为77.9%,2007年上半年达到了85.1%。 ●重点行业食品质量达到较高水平:2007年上半年,除水产制品抽样合格率为85%外,其余9类食品专项抽查合格率均在90%以上,肉制品抽样合格率达到97.6%。 ●安全优质的品牌农产品快速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等品牌农产品已成为出口农产品的主体,占到出口农产品的90%。全国有无公害农产品28600个,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4600个,面积2107万公顷。 ●出口食品安全得到保障:多年来,中国出口食品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出口食品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 ●加大食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力度:2006年至2007年上半年,共对7880家企业的11104批次食品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对抽查中发现质量问题严重的355家企业355批次产品公开曝光,取缔食品小作坊5631家,强制停产8814家,5385家整改后达到准入要求。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日趋完善:目前,中国已发布涉及食品安全的国家标准1800余项,食品行业标准2900余项,其中强制性国家标准634项。 专项整治在行动 北京 13类食品成监管重点 8月28日,《北京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总体行动方案》出台,确定蔬菜水果、肉制品、大米、水产品、儿童食品等高风险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13类食品为整治的重点食品。 天津 招募整治工作志愿者 天津市专项整治工作将完善企业质量档案信息库建设,还将招募一批整治工作社会志愿者,开放一批质检机构实验室,组织公众代表参观检测流程等。 成都 商店将挂“食品安全牌” 成都市正式启动“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工程,500家达到标准的商店,将获准挂上蓝色的“食品安全示范店”标牌。 山东 牲畜不带耳标不准调运 山东省专项整治工作将重点查处畜禽在屠宰、运输、销售环节的不规范行为,对未佩带耳标的生猪、牛、羊不许调运,没有检验(疫)证明的畜禽肉不准进入市场、超市销售。 广西 专项检验定点屠宰肉 广西将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家畜定点屠宰肉品品质检验专项整治,以杜绝各种病害肉、注水肉上市销售。 成都 违反规定最高处罚万元 成都市政府日前出台了《成都市食品添加剂管理办法》,首次对餐饮企业进行监管、设立有奖举报制度,违反规定最高处罚1万元。 来源:
解放军报
作者:
编辑:
应之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