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6年7月1日,第一列火车从拉萨开往甘肃兰州,从此西藏交通掀开了历史新篇章。佟 郁摄
养老金3年增加了1000多元,看病有医保,“日子越过越红火,越过越有底了。”北京市退休职工朱丽萍最近刚刚到旅行社报名,准备和老伴儿到香港澳门玩一圈。朱丽萍的感叹,折射出近年我国百姓生活的可喜变迁。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辉煌成就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大开启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过去5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在一天天殷实起来的日子里,亿万中国人民满怀希望,奔向更加富裕的小康生活。
全面小康,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基础。从2003年到2006年,我国国民经济连续4年实现10%或以上的增长,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1万亿元,比2002年翻了一番。质量比速度更重要!各行各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的“短板”得到加强。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区域协调发展大大增强。全面小康,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2004年到2007年,4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把目光投向“三农”——免除农业税、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多予少取放活”,9亿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党的十六大以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保持6.2%的年均增长速度。今年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3.3%,创1995年以来同期新高。
发展的成果要让百姓分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始终贯穿着一个主题: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过去5年,百姓的“钱包”更鼓了。到今年6月末,全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16.95万亿元,比2002年底多出8万多亿元。人均国民收入从2002年的1100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2010美元,4年翻了近一番。收入增加带动了消费升级,百姓的生活越发多姿多彩。住房更宽敞了,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从2002年的22.8平方米增加到2006年的27平方米多;汽车走进家庭,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的家用汽车数量从2002年的0.9辆增加到现在的4.3辆;旅游成为一种日常的休闲方式,每逢黄金周,浩浩荡荡的出游大军都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小康,正在走向更高层次。
建设全面小康,尤其要关注困难群体,关注人民生活中的难点问题。重庆市再就业明星魏新当年下岗时,靠政府支持、靠自己努力,他办起了清洗公司,吸收了几十名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是民生之本。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就业政策框架基本建立。
回首近年来百姓生活的新变化,一件件、一桩桩,让人欣喜,令人振奋。全面小康建设,正给13亿中国人带来更多实惠。好日子还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