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24小时热点  
·近8万新闻记者已换新记者证
·专家:针对差异细化碘盐标准
·美女保安将服务国庆安检
·18位老战士将参加国庆游行
·长沙发322个工种工资指导价
·河南监狱设服刑人员改造基金
·虚拟货币交易成色情网站动向
·两地车祸不同判 法官也纠结
·广东严查酒驾 一夜拘留78人
·青藏铁路查出1.28亿假发票
 科学·探索·轶闻 更多
英雄纪念碑曾欲在碑内装电梯
·中国9大城市娶老婆成本
·陈独秀拒绝共产国际经费援助
·毛泽东亲自参加的悼念活动
·重庆连发地产窝案:五厅官落马
·"白宫"楼举报人狱中蹊跷死亡
 人物语录 更多
洪晃生父:章含之有外遇在先
·76岁李宗仁与胡蝶27岁女儿的忘年恋[图]
·开除刘少奇党籍 谁唯一没举手?
·谁是毛泽东的“双儿女亲家”
·揭秘:毛主席像章怎样从“狂热”到“制止”
·毛泽东的烟瘾:烟龄长达六十三年
·【中国·面孔】之悲情农民赵作海
·【中国·面孔】之“房产大炮”任志强
·【中国·面孔】之文强黑与白
·【中国·面孔】之冷血屠夫郑民生
·孟学农两度去职低调复出 曾赋闲一年远离公众视野
 English News More
浙报集团系列数字报刊
浙江日报 | 钱江晚报 | 今日早报
美术报 | 浙江老年报 | 城市假日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三十年记忆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隔了20年之后,听李燕杰讲“蛇口风波”

  高端对话·李燕杰

  30年前,“李燕杰”这个名字风靡全国,令人如痴如醉,如同今天的易中天和于丹。今天,人们对于这个名字的态度已慢慢恢复常态。如痴如醉到回归本位的转变,正体现了中国社会在这30年间的变化,也说明了这30年来这个国家一直在前进,一直在解放思想。

  中年粉丝

  局促的房间内,一名化妆师正精心地给一名“80后”美女主持人化着妆,两人的嘴里不时冒出粉底、眼影之类的词;李燕杰坐在美女身边的沙发上,嘴里说的则是理想、美、人生之类的词。这是北京一著名门户网站的一间房间内,时间为2月21日下午。

  一个腆着肚子的中年成功男子带着一名年轻的属下推开了房间的门,信步走了进来,突然他的眼睛一亮,惊喜地问道:“这不是李燕杰老师吗?”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指着带来的小伙子对李燕杰说,“来的路上还跟他说起你的事呢!”中年男子越说越激动,“听了上世纪80年代初在阜成门的那场‘真善美’报告,受用20多年呐!当年的报告录音我还留着呢,7个多小时的报告。当年我20出头,现在都40多岁了。”从面部表情看,突然遭遇粉丝的李燕杰显得很受用,说道,“对。那个时候我正在讲这个主题。”

  中年男子甚至激动得有点语无伦次了,他掉过头,对记者说:“你是记者吧?今天这个场面对你写报道绝对有用。”中年成功男子和他当年的偶像又是握手又是合影,搞得其他办公室的人都过来一探究竟。

  从去年下半年起,在20多年前比今天的于丹还炙手可热的李燕杰再次成了热门人物,全国各地的媒体如影相随,由于他的身体欠佳,所以他的夫人规定他每天只能工作两个小时。但这很难做到。

  对于这两次走红的不同之处,李燕杰是这么说的,“那个时代在小青年中影响大的人比较少,所以像我这样的人就突出了。现在是‘星光灿烂’,歌星、主持人,个个光芒万丈;现在可不能要求我天天见报了,那个时候如果说我几天没见报了,就有人说李燕杰是不是出事了……”

  遥想当年,他的一场报告下来,很多人就从此不干坏事了,而且还能起到救人性命的作用。而当年他的许多听众,如今已经成了社会精英,“省部级领导、厅局级干部,甚至连中央委员都有,另外还有大量海归。”他自豪地对记者说。

  真善美

  几乎今天所有上了40岁的人都知道李燕杰这个人。他是那个时代的演讲大师、心灵导师。

  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时代产物,李燕杰是这样概括自己的演讲主题的嬗变的: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青年们需要走出时代困惑,所以1976年—1980年这段时间的演讲主题为“粉碎旧的枷锁”;1981年—1986年,提出了追求真、善、美,演讲主题为“塑造美的心灵”;1987—1989年,“发扬拼搏精神”;1990—1992年,“迎接新时代的挑战”;1992—1995年,“投身改革大潮”;1996—1999年,“做时代弄潮儿”……可以说,他的演讲主题紧紧扣着中国的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进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景象。

  《德才学识与真善美》,可以说是李燕杰演讲报告中影响最大的一篇了。1982年的春天,在上海,李燕杰在一周之内作了6场报告。当时上海的报纸用了“盛况空前”这样的形容词,有报道说:“头一天在演《姿三四郎》的时候,上海是路不拾遗;这次李燕杰来到了大上海,夜不闭户。”当他从虹桥机场坐飞机回北京时,机场验票员一看是李燕杰,改了机票,热情地请他在机场现场讲上一场。也就是在这一年,因为热心做青年思想教育工作,李燕杰被评为德育副教授。他是我国第一位获得德育副教授职称的教师。

  1981年7月,李燕杰到北京一家公司的各所属单位作系列报告。由于该单位的一些职工对“政治报告”有偏见和反感,所以报告刚开始的时候,闲扯的人很多,不出声但心不在焉者也有。但过了一会儿,所有的人都被报告迷住了,说闲话的人没了,想走的人也没了。

  但对于“真善美”这个演讲主题李燕杰却有另一番体会。30年前,许多年轻人感到迷惘而不知所从,道德、信念、理想面临空前的危机。“那个时候改革开放才刚开始,提出的‘真善美”,抓住了众人的眼球,但也引起了不少争议。‘真’当然没什么问题,‘善’和‘美’就引起了争议。当时就有人指责我说你为什么不讲阶级斗争,而要讲善啊美啊这些唯心的东西呢?”说起20多年前的事,李燕杰仍记得很清楚:想想也对,当时“左”的思想仍有一定的影响力,一些人的脑子还停留在那个层面,他们容不得新鲜事物的出现。

  “蛇口风波”

  整整20年过去了。1988年1月13日,作为中国青年思想教育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员,李燕杰、曲啸和彭清一,在改革开放前沿蛇口与近70名当地青年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辩论,从而引发了一场“蛇口风波”。辩论的关键词是当时颇为敏感的“淘金者”一词。曲啸将“淘金者”与“创业者”对立,认为淘金者“为了个人利益,特区不欢迎”,引来青年的当场争论。随后,一封以北京师范学院青年教育研究所名义起草的《“蛇口座谈会”始末》,被报送中央和有关单位,一位起草者表示“我有责任把个别青年的错误言论实事求是地反映出来”,而蛇口方面则认为,这是一个不光彩的“小报告”。1988年8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蛇口风波”答问录》一文,使这场“风波”掀起了一个新高潮。

  对于这场“风波”,有人提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思想政治工作每前进一步,无一不伴随着对传统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的再认识,“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重要的不是愤懑和不平,裁定谁是谁非;而在于冷静地内省和反思。”终于使风波归于平淡。

  在今天谈起这起“敏感事件”,李燕杰以过来人的身份对记者说,“这个事情你们还是不要问的好,看问题要朝好的方向看。”但他同时也表示,“双方发言中有一些不同见解,这不要紧,相互间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但彼此是有启发的。”

  对于当年这场争论,他的态度是:“从中央到地方,都一贯认为我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派。我要是保守派,能走到今天吗?”

  多元

  在接受采访之前,李燕杰突然看到了挂在墙上的于丹的照片,他赶紧凑到照片旁边要求合影,“于丹的母亲说让她叫我舅舅,我得跟她留个影!”事实上,对于因为电视这个媒介而大热的易中天和于丹等人,他也是持欣赏的态度。

  其实,对于国人的价值观变迁和听众口味的变化,李燕杰是很清晰的。他说他既关爱于丹也关爱方永刚。同时,他的阅读范围和关注点并不局限于某一特定领域,对于一些新鲜事物也持关注态度。比如他的口中偶尔会冒出“粉丝”、“超女”这样的词语。对于今天这个社会,他说,如今这个社会不像当年那样一元化了,而是多元化和精彩的;许多人喜欢李宇春和周笔畅,很正常!

  从根据时代变迁及时转变演讲主题这一点看,李燕杰确实不保守。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开始走上市场经济道路,有人认为擅长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李燕杰面对市场经济大潮将无所适从,会被淹没,但他并没有沉默,相反还多次被企业邀去演讲。在演讲中,他讲改革开放与企业文化,讲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尽管核心仍是“真善美”,但已加上了市场经济的外衣。

  而对于他的社会头衔已经超过720个这一说法,李燕杰笑了笑,说“不止720个,估计有近1000个了吧”!

  “我都快80岁的人了,你说我图个啥,又是演讲又是出书的?”说完他撩起了自己的毛衣,只见一块塑料硬板包裹着他的腹部。他的助理小孟对记者解释道:李老师身体不大好,但做事情特别认真,比如要作一场报告,他就会精心做准备,在接受你们记者采访时也一样。

  在今天这个多元化的社会,李燕杰仍保持了很大的影响力。到今天,仍有许多人给他寄信,寄贺卡。2007年,在他78岁生日时,他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举行了一场报告会,来自全国各地的3000余名弟子乘飞机、坐火车赶到了北京。

  30年过去了,这个国家和社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从那名中年粉丝的身上很好地表现了出来:在与李燕杰合完影后,他马上恢复了职业状态,用冷静的语调问跟来的小伙子“我们该进聊天室了吧”;而当年当他还是一名年轻的理想主义者时,他应该不会如此冷静和理性。他变了,李燕杰变了;更重要的是,这个社会也变了。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1983年,“步鑫生旋风”很猛烈
·人们曾为这些事争啊争
·思想解放不能空谈关键在于制度创新
·《今夜星光灿烂》那年那月,引发一场争论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