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
第24次南极科考:让“南极精神”旗帜高高飘扬
2008年04月15日 12:42:49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让“南极精神”旗帜高高飘扬——记我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活动 资料图片:1月12日,我国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经过长达21天、1286公里的艰难跋涉,在人类历史上第二次成功地登上了南极的“冰盖之巅”。 新华社发 新华网上海4月15日电(记者 张建松)南极,我们地球最南端神奇的大陆,她那彻骨的奇寒、壮美的冰山、亘古不化的荒原本色,使每一个踏上这块圣洁土地的人,心灵为之震撼,思想为之净化。 但更令人刻骨铭心的,是我国南极考察队员在这片远离祖国万里之遥的土地上,以自己顽强的意志、坚忍的毅力、沸腾的热血和辛勤的汗水,共同铸成的“南极精神”。 在过去的150多个日日夜夜,记者跟随我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奔赴南极一线采访,耳闻目睹、亲身经历,深深感受到这种“爱国、拼搏、求实、创新”的“南极精神”旗帜在考察队员们心中高高飘扬。 一艘远航万里、风雨同舟、甘苦与共的“海上蛟龙” 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是我国“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历史上航行时间最长、搭载人数最多、装卸物资最重、运载危险品最多的一次南极考察。 从2007年11月12日扬帆远航到2008年4月15日回国系缆绳,“雪龙”号横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四次穿越西风带“鬼门关”,往返于以凶险著称的德雷克海峡,多次遭遇西风带强气旋的“围追堵截”,航程28450海里,几乎是环绕地球航行一周。 资料图片:2007年12月4日,“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在西风带风雪中航行。我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于12月5日14时20分到达南纬60度,顺利穿越西风带。位于南纬40度至60度之间的西风带,是进入南极必经的一道“鬼门关”。 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156个日日夜夜,“雪龙”号40多名船员在船长沈权的带领下,风雨同舟、甘苦与共。无论是航行在浩瀚无际、风急浪高的汪洋大海,还是穿梭在冰山林立、暗礁丛生的南极冰区,无论是夜以继日的艰苦卸货,还是靠港休整补给,“雪龙”号每一位船员都兢兢业业坚守岗位。他们齐心协力,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一路精心看护和驾驶着“雪龙”号圆满完成任务。 第24次南极考察是“雪龙”号更新改造后的第一次远航。由于改造时间短、工程量大,船上许多新装的设备没有来得及好好调试就匆匆起航。从上海到澳大利亚这一段最初的航程,“雪龙”号停船检修多达十次,堪称“雪龙”号历史上最长的一次“试航”。 船在大海中航行,机舱是船舶的“心脏”,是船上的动力源泉,一刻也不能“停止跳动”。为了保证所有机器正常运转,轮机部船员分成了航行班和维修班。在轮机长赵勇的带领下,一方面对所有新设备进行调试、检查,另一方面昼夜加班加点,对改造遗留、遗漏工程和未完成的工程进行抢修。 4月5日,我国南极考察队员张永山(右一)、郭井学(右二)和薛斌(右三)正在清洗保养“雪龙”号上大洋调查用的缆车钢缆。当天,我国“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在太平洋上停船三个多小时,对船上的机器设备进行保养。 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赤道是地球上最热的区域,“雪龙”号穿越赤道前后,机舱里温度高达五六十摄氏度,各种各样机器发出震耳的轰鸣声,同时散发出巨大的热量,人走进去几分钟就会全身湿透。轮机部船员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有时一修就是几个小时。他们在整个航行期间,共对船上设备进行了50多起的维修保养,解决了20多处改造遗留和遗漏的问题,为保证“雪龙”号“身体健康”、圆满完成任务,立下了汗马功劳。 此次南极考察,“雪龙”号共在冰区航行800多海里。由于冰区夜航,从雷达上无法分辨冰山和浮冰,只能依靠值班驾驶员和水手的眼睛来识别,航行难度之大、安全隐患之多可想而知。从长城站返回中山站途中,“雪龙”号简直像穿梭在恐怖的“冰山丛林”,稍有不慎,可能就会重蹈“泰坦尼克”号的覆辙。 每当驶进危险的冰区、每当遭遇恶劣的天气,总能在“雪龙”号驾驶台上看到船长沈权的身影,不是拿着望远镜紧紧地盯着海面,就是在昏黄的灯下研究气象云图和航行路线。“雪龙”号在南大洋遭遇西风带强气旋“围追堵截”那些日子,经常看到沈权就睡在驾驶台沙发上,整个人瘦了一大圈。 此次南极考察,“雪龙”号负载之重也是前所未有,共装卸物资4252吨,此外还运回物资159吨。为了抓住南极稍纵即逝的好天气,沈权指挥卸货作业,有时一连几天夜以继日。海上的小艇卸货,由于风和流变化无常,船舶机动范围小,漂移速度快,既要保证“雪龙”号舱面平稳地装卸货,又要保证颠簸的小艇和驳船安全接运。在沈权指挥下,船员们谨慎操作,一次次化险为夷。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张建松
编辑:
陈天怀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