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
天价飞行员身世调查:长期处于与雇主不平等地位
2008年04月26日 16:22:36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一个天价飞行员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重重累加的,可以剖开的数字背后,掩饰不住的,是一个既定事实:商业飞行员长期被视为各航空公司的“国有资产”。飞行员与雇主长期处于不平等地位,其人力资本价格长期未获市场化估值。 2008年以来,过去数年以个案为主的飞行员辞职事件,已演变为集体性大规模抗议行动。一个天价飞行员的制造过程,让我们看到,在内部劳资关系上仍带有浓厚的计划体制色彩的民航业里,飞行员付出与收益失衡,劳资冲突不断,远非东航一家之难题。飞行员是否还会存在“卖身”之痛?在郑志宏之后,是否还会出现天价飞行员?在内部劳资关系上仍带有浓厚的计划体制色彩不解决,一切都还很难说。 如果说在中国,大部分飞行员靠航校培养或空军转业。由航空公司出钱培养,再到飞行员“反哺”航空公司的利益链条中,飞行员隐然成了一个商业零部件,必须“终身服务”或者被高额转租 到其他航空公司。那么,机长正驾驶兼A类飞行教员的郑志宏就是这众多零部件中最值钱的一个。 4月24日,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布了二审终审判决:15日内,郑志宏赔偿东航股份和东航股份云南分公司培训费用损失1335555.05元人民币,他的飞行员技术档案也相应可以移走。 终于辞职成功,43岁的郑志宏眼里噙满了泪水:“我终于可以重返蓝天了,为了这一天,我整整等了一年。” 但更让郑百感交集的,应该是高达1000多万元的天价索赔金额终于降低成1/10。 这场旷日持久的官司始于2007年9月,主角为东航和郑志宏。法律界普遍认为,是飞行员历史上最为苛刻、最为无力的一场官司。 从1257万元到660多万元 事由是去年5月17日,郑志宏向东航股份云南分公司递交了一份辞职报告。一月后,他的辞职不但没有得到东航的批准,反之,在随后的劳动仲裁里,东航提出,若要走人可以,需付出包括培训费在内的1257万元。其理由是,郑志宏是飞行员中的最高级别机长正驾驶和A类飞行教员,东航为培养他付出了巨大代价,提前解除合同,飞行员应向航空公司支付各项费用按最高金额来计算。 这笔天价费用如何计算出来的?根据郑志宏和其代理律师刘英的介绍,这笔费用包括了:培训费86.9万元,机长前的培训小时费42.6万元,成为机长前的带飞费用527.6万元,郑志宏停飞后,造成的飞机营运损失595.28万元,应返还的工资福利待遇4.72万元。这一数字无疑创造了国内飞行员遭遇索赔金额之最。 不仅如此,东航还拒绝交出郑的飞行技术档案,要求其走人后,三年内不准从事飞行。这一条件在历来的飞行员辞职赔款案中前所未有。 一年来,经过仲裁和一审,郑志宏与其代理律师最终促使东航将1257元的天价赔偿降到了660多万元。减掉了其停飞后造成的飞机营运损失不合理费用。 然而,在4月14日的二审庭审中,双方又就郑成为机长前527.6万元的带飞费用,是否属于培训费用需要赔偿展开辩论。 东航认为,郑志宏由副驾驶成为机长,此前有1529.38个小时的“带飞”时间,应视作培训时间,共产生培训费用约527万元。 然而郑志宏的代理律师刘英说,按规定培训必须在航空模拟器或空载飞机上进行,1529.38个小时是自己在副驾驶的岗位上工作,执行航班飞行任务,公司也发放了工资,应看作工作时间而非培训时间。“有人一辈子都是副驾驶,没成为机长,难道公司培训了他一辈子?” 133万元换来的自由 事实上,“有直接证据的东航的培训费用只有60多万元。”4月20日,刘英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他的理由是,郑志宏之前在空军飞了多年,是飞行大队队长,航空公司真正对他产生培训的是进入民航的改装培训,从驾驶战斗机到民用飞机。其后产生的费用应该是复训,这本来是航空公司的法定义务,正常开展业务的法定要求。 “不过,这样的结果我们已经很满意了。因为已经折磨掉了1年的时间,飞行员作为稀缺资源,郑志宏需要尽快飞上蓝天。”刘英说。 至于技术档案被东航扣留,刘英告诉记者,飞行员属于特殊职业,其技术档案(包括飞行记录本、飞行技术档案、航空人员健康记录本等)详细记录了飞行员的身体条件、技能状况,飞的每一分钟都有记录,这是飞行员辞职再就业必须拿到的。既然劳动关系解除了,扣留其档案就是剥夺其劳动自由权,极大地妨碍了人才的合理流动。 值得庆幸的是,二审结束,郑志宏提出的上述两项诉求都得到了法院认可。减掉带飞费用后,郑志宏实际赔偿给东航的费用为133万元。15天后,拿到档案的郑志宏就可以选择其他航空公司了。 供需矛盾 郑志宏当初进入航空公司,不费吹灰之力。 1995年,郑志宏在空军服役多年后转业,回到家乡武汉。当时,恰逢成立不久的深航、南航、海航等地方航空公司大力发展之机。 一个偶然的机会,郑志宏在报纸上看到云南航空的电话,就发了一个传真过去。 没想到第二天就接到了云南航空的电话,叫他立即动身到该航空公司受训。 “原因很简单,我当时还不到30岁,正营少校,正是强劳动力啊!”郑志宏说,而且当时未婚也是一个优先条件,用人单位不用安排家属的住房、就业、调动等问题。 正如郑所说,在航空公司的眼里,有着多年飞行经验的他成了抢手货。 刚去云南航空报到,郑又接到了海航寄来的快递,给出的工资是当时所有航空公司中最高的。“不过我已经到云南了,就放弃了后面的机会。”他说。 郑还记得,航空公司对飞行员的争夺到了白热化。那时海航刚起来,接手的转业空军最多,海航还率先在《中国青年报》上打广告,招聘飞行员。如今各大航空公司的招募广告早已铺天盖地,深航同样如此。 进入云南航空后,郑志宏开始接受大规模的培训。1996年,他在珠海飞行训练中心接受B737机型的改装训练,然后又在澳大利亚来快达航空公司、昆明飞安训练中心、北京国航模拟机训练中心、新西兰、法国和上海接受复训、模拟机熟练训练。光在澳大利亚,从1997年到2001年,郑志宏就去了3次。 “要成为一个飞行员确实不简单,我从1996年副驾驶做起,到1999年成为机长,从2003年起,我就是机长正驾驶兼A类飞行教员了。”言谈中,郑志宏流露出自豪,“不过我算是最快的了,一般要成为一个飞行员,平均需要6-7年。” 就这样,从云南航空到后来被东航兼并,成立东航云南分公司,郑志宏一直为航空公司工作了12年。如果不是去年辞职要走,郑实际上和航空公司签订的是无限期合同。 “没办法,由于航空事业发展太迅速,飞行员严重供不应求。”郑志宏说,早在1990年代,我国民航业客运周转量的增长率就赶超了GDP的增长率。 有数据表明,截至去年底,我国共有民航运输飞机1131架,航空公司拥有的飞行员约11509人,其中现任机长5092人,副驾驶6417人。民航西南管理局有关负责人称,到2020年,中国新增飞机将达到4000架,排着队待批的航空公司有10多家,一架飞机需要配备15-16名飞行员。业内人士称,目前,民航飞行员缺口在9000-10000人左右。 利益链背后 当飞行员特别是机长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时,利益之争在所难免。 在郑和东航之间的利益链条中,东航无疑是受益最大的一方。 按照郑的原东家——东航云南分公司在仲裁和一审期间提出的索赔依据,郑志宏说:“12年期间,我创造了5亿元的财富,还为东航培养了大批副驾驶和机长,这些飞行员也在为航空公司创造财富。按照东航的测算,我每年飞行999小时,平均每天飞3个小时,按照收入测算,每天10万元的身价,少飞一个小时东航就少赚3.7万元。” 当然,东航期间对飞行员培训的投入也不菲。尽管后来法院没有认定东航当初提出的1257万元各种赔偿费用,但也判决郑志宏赔偿东航培训费用损失133万元。 作为这条利益链上的一个商业零件,郑志宏的劳动换来的是12年内共计约200多万元的收入,包括基本工资和小时费、节油奖等。 即使每月平均3万以上的工资,别说上千万的赔偿费,就是100多万元的培训费,郑志宏也是赔不起的。所以他说:“我借钱也要走。” 事实上,还有另外一条利益链条,航空公司-航校-飞行员。“目前,国内主要的飞行员来源还是靠航校培养,此外还有引进外籍飞行员和自费学员,但都在少数。”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航空运输管理学院许凌洁说。 “航校培养又叫送培,即由航空公司把学员送到飞行学院或有培训资格的学校,培训费高达六七十万元,全部由航空公司出。”她说。 4月18日,北航飞行学院办公室有关人士称,该校学生的飞行训练费用就高达100多万元,都由南航出。学校按正常学费从学生身上收取。在联合办学方面,教师和飞行场地由学校出,技术课则是南航自己找场地。 正是由于高昂的培训费用难以偿还,因此,在这些利益链背后,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其一,飞行员流动性差。记者看到了郑志宏的用工合同,上面写明“无期限”。据北航飞行学院有关人士称,南航送培的学员一进校就和航空公司签订就业合同了,在南航要干满15年,学成的毕业时就生效。 其次,飞行员素质下降。由于航空公司花了大价钱来培养,只要进了学校门槛,就能毕业。西南管理局云南监管办有关负责人就表示,小时候挑选飞行员非常严格,现在眼睛做手术的、英语过不了关的、都可以当。在上万米的高空,压力过高对眼睛肯定有影响。现在连民航管理部门的人员坐飞机,都要挑机组。对此,北航飞行学院人士也承认,飞行员必须过航空英语四级,该校也是去年才开始要求的。 再者,培训费用不透明,混淆不清。由于航空公司实力强大,且是培训出钱的“主儿”,一个飞行员要接受很多的培训。比如郑志宏就遭遇到培训费、机长前的培训小时费、机长前的带飞费用、停飞后飞机每天的运营损失,统统算在内,从而造成飞行员辞职,往往遭遇成百上千万的天价赔偿。 最后,超时劳动严重。按照东航规定的每年950小时的飞行时间,郑志宏说:“我每年飞了999小时,一个月20多天在飞行,我的生物钟就是闹钟。高空缺氧、疲劳和安全带来的压力,工作时间超长,已飞到极限。” 分配不均? 严重超时的劳动,得不到合理的回报……这些理由是“3·31返航”事件的一根导火索。 “‘3·31返航’事件的根源,不仅是因为身为国企的东航飞行员收入偏低,更重要的是由于管理漏洞带来的分配不公。比如排班系统主要由人工操作,干同样的活儿,飞行员一个月的收入可以相差3万-4万元之多!”4月17日,本报记者在民航西南管理局云南监管办采访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说,“你看这次牵头闹事的,哪有干部?” 这和国企有关系。像民营航空公司如春秋、鹰联等飞行员的待遇要好得多。东航有的机长的工资连它们的副驾驶收入都达不到。再如吉祥航空,招募飞行员后,除了安排安家费,其子女在上海所有的学校随便挑,但东航做不到。” 上述人士说,为什么民营航空做得到?因为民营航空效率高,成本低,所以给飞行员的报酬相应更高。 “除了收入不如民营航空公司,更重要的是在东航内部,存在着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公。” 在兼并云南航空之前,云南航是盈利的,东航亏损。然而,兼并后,东航云南分公司的运力由上海总部安排,好的航线由上海先拿走,但云南分公司的飞行员的收入却只按上海本部的一定比例来拿,“拿不全”。“在工资纳税上,云南分公司要上交20%的个人所得税,但上海却少很多。”该负责人说。 “这是云南分公司和上海总部收入上的差距。其实就在云南分公司内部,因为排班系统的人工操作,也造成了飞同样时间,飞行员月收入高达几万元的差距!”该负责人坦陈,他就有亲戚是东航云南分公司的飞行员,这样的情况已不止一次发生。 目前,东航云南分公司有35架飞机,400个左右飞行员,每年还在新增飞机和飞行员。 飞行员的收入主要由岗位工资和飞行小时费组成,东航根据级别定基础工资,再根据职务定小时费,且因飞干线和支线有所不同,约50-100元/小时。然而,差别最明显的其实是起降费补贴,飞复杂机场的飞行员就有此补贴。而云南除昆明外,高原机场都属复杂机场。 该负责人举例,比如两个飞行员同样是早上7点执飞,一个从昆明飞北京,加上飞行3个小时,到打扫卫生、加油回来,大约要下午3-4点返昆明,工作时间是7个小时,收入是起降费50元+小时费350元(按50元/小时计),共400元。 另一个飞行员被安排飞昆明-丽江,只需要四五十分钟的飞行时间,落地、加油回来,收入是起降费600元+小时费100元/小时,约700元。更重要的是这趟飞行时间短,上午11点就可返航,如果再安排他飞一趟大理,又是一个700元。 如此一来,这个飞行员就比飞北京的一天多挣了1000块钱。“由于东航的飞行员排班主要是人工操作,像这些收入高的线路,安排给关系户、领导和朋友,所以,一个月飞100个小时同样累,你却比别人少拿3万-4万元,能不闹?”该人士说,正因为此,东航云南分公司的飞行员月收入平均在3万元以上,但一个月光拿起降费的就有2万-3万元,月收入高达6万-7万元。 “排班”的隐性话题 尽管东航云南分公司运行控制部拒绝了本报记者的采访,负责宣传的党办李露荣也没有接听记者电话。但上述负责人的说法得到了飞行员的认同。4月17日,记者在东航飞行部门口被拦住不让进,但门卫也承认,对飞行员的排班东航主要是人工操纵。 正在休息的飞行员章飞(化名)接到记者电话时,情绪很激动:“排班不公,是这样的啊,既然你们都知道了怎么不报道?” 但其他航空公司对飞行员的排班则不同。记者找到了替机组排班的祥鹏航空飞行部一位行政人员,他告诉记者,尽管也是由人来排,但海航统一采用了一套电脑操作系统,输入了符合民航规章制度的程序,所以人的感情因素少很多。 他举例,比如飞行员在晚上12小时前落地的,必须休息10个小时才能再飞;飞行7天内必须有48小时的休息等等,都整合进了程序。如果不顾飞行安全,硬要人为故意违反,系统就会有“违规”的提示。 此外,由于飞复杂机场的资格高,祥鹏航空做了公司内部规定。其一,省内特殊机场,必须由教员带队。其二,其中能飞的人中,任务要平均,比如有10个人都能飞大理,这个月有30趟,同样技术级别的,飞行次数一样,同工同酬。每次排班都会公开,每个月飞行部还会在网上发布给飞行员。总之,从机长到教员,每个级别收入差别尽量平均。 他表示,“海航正在和国外公司谈,准备装一套更先进的软件开发系统,把人为因素降到最低。”本来,由于属于股份制企业,海航管理较严,关系户就不多。祥鹏的副驾驶主要是航校毕业的,机长由部队转业的飞行员担任。 深圳航空飞行部一女士也在记者采访时表示,飞行员的排班全部由电脑来控制。 “所以,东航返航事件最让我们担心的还不是对飞行员的处理,而是策划人也许还没出来,或者还在排班,或者还在执行航班。这样的后果不堪设想。”民航西南管理局云南监管办该负责人称。 “卖身”之痛可否缓解? 严重的供需矛盾带来飞行员高工资的背后,隐藏着诸多飞行员类似于“卖身”的苦痛。目前,在中国很难再找到类似职业一签就是终身合同,一毁约就是天价赔偿。 那么,中国的飞行员市场何时将完全由市场调节,缓解供需矛盾? 作为一名优秀的飞行员,郑志宏已提前想到了失业。他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市场竞争的加剧,这一天迟早会到来。 民航西南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在记者采访时预测,随着航空公司市场化竞争加剧,20年后将出现飞行员过剩现象。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航空运输管理学院的许凌洁则表示,从资源上解决问题,这种供不应求的畸形现象最多七八年就可解决。 她的观点是,一方面减少需求,另一方面增加飞行员的供给。 控制航空公司盲目扩张,对飞机的引进进行限制。为什么航空公司要招那么多飞行员,就是因为一架飞机的成本相当高,只有不断地飞,才能保证利润。 许凌洁建议,培训飞行员的渠道应该拓宽。除了现在亚洲最大的飞行学院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外,可以采取航空公司和民营学校合作的培训方式,还可以把飞行员送到国外培训。培训方式可以采取航空公司送培一部分,个人自培一部分。 本报记者从中国银行获悉,广东分行和上海分行就开展了对自费学员的贷款业务,由南航做担保,南航和贷款学员签订就业合同,期限为99年。中国银行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相比其他助学贷款,尽管飞行员培训费用高昂,但这项业务有就业单位担保,银行的风险很低。而且,飞行员是高收入人群,还是银行开展其他金融业务的目标人群,因此,银行也有积极性。 其次,许凌洁还认为,引进飞行员的多渠道也应拓宽。尽管短期内,飞行学院在飞行员培养中,还是占主导地位,但可以扩大招生计划。比如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去年就巨资引进了不少飞机。此外,还可以加大退役的空军飞行员转入民航的数量,适当放宽引进外籍飞行员的条件。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杨晓燕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