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多唱多与做多
本周股市有一个怪现象:看多唱多的人多了,做多的人却少了。既然看多唱多的人多了,为什么做多的力量反而小了呢?其深层次原因又在哪里呢?
先来说说看多者多了。上周末的宏观基本面其实有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变化,那就是宏观调控的基调从原先的“两防”变成了“一保一控”,原先的从紧政策似乎已经出现了松动的迹象。这对于看着宏调政策做股票的基金群体无疑是很大的触动,以至于有些基金公司对下半年的股市走势开始乐观起来。
然而做多的气氛看来远没有这么乐观。其表现一是日成交量逐渐萎缩。以沪市为例,本周一大盘拉出阳线时,成交量仅仅只有656亿元,周三、周四居然萎缩到500亿元以下,表明这些利多并没有诱发投资者买股票的冲动。二是本周三、周四隔夜美股大涨时,沪深股市却又是高开低走,双双以绿盘报收。出现了别人跌,我们跟着跌;别人涨,我们却依旧下跌的弱市特征。
看多唱多与做多之间没有形成必然的逻辑性联系,问题出在哪里呢?
第一、近期的看多唱多者中很多不是投资者,大多是媒体或有关人士。举例来说,就像一场足球赛,看台上的观众不断为某支球队加油喝彩,但最终能否赢得球赛还得看直接参赛的球员们有没有战斗意志和求胜的意愿。第二、即使在看多唱多的投资者中,情况也不尽相同,有的是看多没有资金,全线被套了;有的嘴上唱多,内心并不坚定,看到市场做多力量并没有占上风,就退却了;有的看多唱多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相当多的基金即属于此类。第三、对于直接参战的投资者而言,从看多唱多到坚决做多既是一个从言语、思想到行动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权衡这场博弈究竟胜率几何的过程。而本周市场传来的不少消息不免让做多者犹豫不决。
让投资者踯躅不前的主要因素依然是市场的供求关系问题。一是8月份又是解禁股出笼的高峰期,共有144家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解禁量为247亿股,市值高达2000多亿元。二是超级大盘股南车股份IPO近期开闸发行,此举无疑让投资者的神经进一步紧张。
虽然保证融资功能畅通是股市最基本的功能,但近期的股市如同一个重病在身的伤员,亟需休生养息,很难承受重压。2000多亿市值的解禁股压力已经是难以承受之重,而超级大盘股的开闸更如同雪上加霜。本周大盘上攻2900点功亏一篑,随后出现持续下跌,很大程度上与投资者对供求关系的忧虑有关。
由此看来,全力维稳不能仅仅靠舆论宣传,因为舆论充其量只能起到看多唱多的作用,而维护股市的稳定运行最终要靠做多来实现。所以,在看多唱多时,必须深入研究投资者在想什么,投资者为什么不愿、不敢做多。只有看多唱多者对症下药,市场的做多力量才会充分调动起来。只有当看多唱多和做多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全力维稳才能事半功倍。(王利敏)
投资思路务必清晰
自去年10月份以来,股指的跌幅超过50%,许多股民渐渐失去了操作的方向。当初在6000点时,一些新股民憧憬“万点不是梦”(当然这也与很多信口开河的分析人士和不负责任的媒体有关),沉醉于如火如荼的股市中。笔者脑海里忽然闪现出上世纪90年代的一部名为《股疯》的电影,潘虹饰演的股民“阿莉”在股市中连连得手,赚了不少钱。左邻右舍异常羡慕,要求“阿莉”带大家炒股,“阿莉”的丈夫在妻子“赚钱效应”的带动下心态失衡,把同学的20万元全部投入股市,结果输得一塌糊涂,欲跳楼自杀,虽然最后是以几个家庭摆脱股市困境、合家团圆结束了这个故事,但股市大起大落演绎的一幕人间悲喜剧却在生活中重现。“阿莉”为什么会输?她是输在没有章法上,光凭激情冲冲杀杀,怎么不会一败涂地。
媒体反复告诫股民: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但由于很多人抵挡不住财富的诱惑,克服不了人性的贪婪,在行情火爆时忘乎所以,把风险置之度外,最终肯定要受到市场无情的惩罚。市场有其自身的发展和运动规律,如果违背市场规律和趋势,仅凭激情和别人的煽动,受伤的只能是自己。很多股民的失败,正是在于没有操作章法,对自己的投资理念和定位的缺失。
何谓投资理念?简单地说,就是做股票要有自己的思路和目标,从短线、中线、长线到选股策略安排,是价值投资还是价差投机,事先都要想明白。无论入市时间长短,既然进入了这个市场,就要有清晰的投资思路,也就是要有一个所谓的“投资纪律”。没有“投资纪律”的人,也许会在股市上赢得莫名其妙,但最后肯定会输得一塌糊涂。重要的是,应该时刻遵守和执行自己的投资理念和操作纪律,既要忌贪,又要忌惧,这才是立于股市不败的“基石”。希望那些经历了这两年牛熊转换后大喜大悲的投资者能重新审视自我,坚持自己的操作理念,克服贪婪和恐惧,做一个有纪律、有原则、有理念、有修养的投资者。
怎么确定自己的投资理念呢?如果你是一个价值投资者,只能采取大进大出的策略,市场价格有吸引力时买进长期持有,市场价格过于高估时坚决离场,等待股价再次体现出一定的吸引力或者干脆找一家伟大的企业“终身”持有。如果你是投机者,就不要忘记自己的风格,脑子和腿都要快,止损是生存的最基本的原则。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投资方式,笔者赞同那些一生只关注少数几家公司的投资风格和理念。(周贵银上海智博方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