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围绕市场各方关注的股市运行情况、大小非减持、改善市场供求关系、上市公司增持回购以及打击证券违法违规行为等热点问题,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证监会分析市场波动原因
记者:近期中国股市连续深幅下跌,调整波动幅度加大,请问监管部门如何看待?
答:去年10月中旬以来,股市下跌是受股市内在调整压力、国际经济金融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国际经济环境重大变化和国内严重自然灾害冲击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同时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机制、体制以及市场结构仍不健全,加大了调整波动的幅度。我们对市场波动高度关注。今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我国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总体趋势没有改变。
证监会将继续按照远近结合、统筹兼顾的原则,及时研究市场调整变化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有针对性地推进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改善市场供求,优化融资结构,加强和改进市场监管,健全市场内在稳定机制,促进股市健康稳定发展。
监控“大小非”再出三招
记者:针对“大小非”解禁、减持行为,证监会近期将有哪些具体的政策、措施?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国资委将与证监会、中登公司联合建立一个实时监测系统,确保转让、减持行为合法。能否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答: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后,由股权分置市场转变为全流通市场,是我国股票市场基础制度环境的重大变化。股权分置改革后,“大小非”与其他有限售期的股份在本质上都是流通股,只是限售期限各有不同。在全流通情况下,如何规范大宗股份转让是市场监管的新问题。今年以来,针对“大小非”解禁、减持等全流通市场的新情况,监管部门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安排,引导解除限售存量股份有序转让。一是发布《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指导意见》,对上市公司股东集中出售超过一定数量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的行为进行规范。
二是沪深交易所及时出台业务操作指引或者相关细则,进一步明确了政策口径,对违规减持行为采取了公开谴责、限制交易、限时购回等处罚措施。三是从2008年7月起,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开始逐月披露“大小非”减持情况,加强大小非减持的信息披露透明度。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市场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大宗交易机制。例如,研究通过券商中介达成交易,引入二次发售机制,完善大宗股份减持的市场约束、减震和信息披露制度;同时,开发可交换债券等市场流动性管理工具,逐步完善市场内在稳定机制。此外,我们将加强与国务院国资委的协调配合,建立实时监测系统,对国有股份的转让情况进行监管。目前国资委正着手对国有股东及其股份进行申报、核实和确定工作,中登公司也在进行相应的技术准备工作。该系统建成后,可监控国有股东的开户、过户、交易等情况,方便相关部门监控国有股东的转让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