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24小时热点  
·近8万新闻记者已换新记者证
·专家:针对差异细化碘盐标准
·美女保安将服务国庆安检
·18位老战士将参加国庆游行
·长沙发322个工种工资指导价
·河南监狱设服刑人员改造基金
·虚拟货币交易成色情网站动向
·两地车祸不同判 法官也纠结
·广东严查酒驾 一夜拘留78人
·青藏铁路查出1.28亿假发票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科学·探索·轶闻 更多
英雄纪念碑曾欲在碑内装电梯
·中国9大城市娶老婆成本
·陈独秀拒绝共产国际经费援助
·毛泽东亲自参加的悼念活动
·重庆连发地产窝案:五厅官落马
·"白宫"楼举报人狱中蹊跷死亡
 人物语录 更多
洪晃生父:章含之有外遇在先
·76岁李宗仁与胡蝶27岁女儿的忘年恋[图]
·开除刘少奇党籍 谁唯一没举手?
·谁是毛泽东的“双儿女亲家”
·揭秘:毛主席像章怎样从“狂热”到“制止”
·毛泽东的烟瘾:烟龄长达六十三年
·【中国·面孔】之悲情农民赵作海
·【中国·面孔】之“房产大炮”任志强
·【中国·面孔】之文强黑与白
·【中国·面孔】之冷血屠夫郑民生
·孟学农两度去职低调复出 曾赋闲一年远离公众视野
 English News More
浙报集团系列数字报刊
浙江日报 | 钱江晚报 | 今日早报
美术报 | 浙江老年报 | 城市假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聚焦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专家披露"69位院士签名支持中华文化城"背后真相

  3月9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山东省政协主席孙淑义委员在发言中建议将规划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作为国家重大文化发展战略,作为国家软实力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使中华文化标志城具有法定性、惟一性和权威性。中新社发 盛佳鹏  摄

  “歪嘴的和尚念歪了经。”针对公众舆论广泛关注和质疑的山东济宁“中华文化标志城”,一位全程参与、并推动了该项目进程的专家(专家要求匿名)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说,“中华文化标志城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凝聚力的文化建设工程。

  山东省应该严格遵循中央的精神和国家发改委的意见,稳妥有序的推进项目,不要去炒作概念,制造争议。”

  到目前为止,舆论对于中华文化标志城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三点:全国政协委员孙淑义的提案、投资“300亿”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的言论、全国人大代表、济宁市市长张振川说“允许有争论,但是肯定要建。”及“69个院士的签名支持”和“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批示”。

  对于投资"300亿"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的言论,3月12日山东省中华文化标志城规划建设办公室已经发表声明,就外界关心的项目费用问题表示:“所谓"300亿"仅仅是个别专家在几年前项目论证过程中的个人的初步估算,不代表主办方的意见,更不能成为投资立论的依据。”

  就舆论关注的另外两个问题,这位专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并披露了他亲身经历的历史细节。

  地方利益博弈国家政策 专家详解孙淑义提案

  3月9日,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政协主席孙淑义在全国两会上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中华文化标志城建设,共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建议》的提案。他在发言中透露投资“300亿元”建立“中华文化标志城”的规划设想已经"经国家发改委批准",表示“项目建设地点确定在孔孟之乡的山东省济宁市”,同时他还提出了5项建议,包括“建议将规划建设作为国家重大文化发展战略……使中华文化标志城具有法定性、唯一性和权威性”;“建议以国家名义设立"中华文化标志城建设基金",把标志城国家纪念功能建筑和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资金纳入国家预算”;“建议抓紧建立国家层面的指导协调机制,中央、国务院明确分管领导同志,并成立"国家中华文化标志城建设指导协调小组",象国家举办北京奥运会那样”等内容。

  针对这个提案,3月9日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汉唐考古研究室主任安家瑶委员写出了《中华文化标志城项目必须再搞科学论证》的提案,她的提案首先提出,“命名要慎重”。安家瑶在提案中写道,考古学发掘和研究证明中华文明是多元一体、多民族一体的。“虽说孔孟文化很重要,但也不能代表中华文化的全部。”“我们强烈呼吁国务院发改委组织专家再做科学论证。”提案最后一句写道。一共有115位全国政协委员自发在这份提案上签了名。这迅速引起了舆论的关注。

  “在国家发改委有明确指导意见的情况下,孙淑义还在两会上提出这样的提案,拔高项目,炒作概念,这是在与国家政策博弈。”这位专家向人民网记者透露了国家发改委于2007年10月22日下发的关于“中华文化标志城”项目的相关意见。

  专家指出,国家发改委对该项目主要有三点意见:一、明确表示“不在国家层面组建"中华文化标志城建设指导委员会"。”二、要求山东省采取多种形式,对“中华文化标志城”创意内涵和规划方案进一步组织科学论证。三、提出“中华文化标志城”的建设,既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新建一些文化建筑,更要注重既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专家说,国家发改委还对“中华文化标志城”项目的实施也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应分为两步进行。第一步,做好古建筑、古遗址的文物本体维修、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要求山东省和济宁市进一步作好九龙山体保护和生态环境恢复工作,抓紧开展“中华文化标志城”主建区的规划创意征集和论证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国家相关部门会积极协助做好规划论证工作;第二步,在完成主建区创意征集和充分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落实好建设资金,待相关条件具备后,适时启动项目建设。

  这位专家说,“孙淑义的提案显然与国家发改委的意见相悖,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没有处理好新建文化建筑和保护既有历史文化遗产的关系;二、没有处理好"国家级"和"地方级"的关系,企图把项目纳入国家层面,向国家要钱;三、盲目拔高中华文化标志城的地位和意义。"东方文化圣城"和"文化副都"的概念,十分虚妄,不利于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化的和谐。”

  “69位院士签名支持”等的真实情况如何?

  针对争议,3月11日,全国人大代表、济宁市市长张振川表示,“允许有争论,但是肯定要建。”张振川还说,这个文化标志城有69个院士的签名支持,还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批示。这成为舆论质疑的焦点。

  “张市长的言论,表明山东某些具体落实该项目的地、厅级官员不够客观,不了解"中华文化标志城"项目的来龙去脉,没有充分领会中央领导的精神。”这位参与了论证的全过程并推动了该项目进程的专家告诉记者,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的设想,最初由华夏文化工程纽带组委会提出,旨在弘扬中华文化精神,展示中华文化风采,凸显中华文化魅力,光大中华文化形象,感召凝聚全球华人华侨。

  2001年11月,这一设想通过中国科学工程院的69名院士联名发起倡议书而转化成正式行动。在专家出示的一份《发起建设“华夏文化标志城”的倡议书》和院士签名复印件上。记者看到,部分院士字迹比较潦草。这也证实了在“中华文化标志城”官方网站上出现的倡议书的一些院士名字为何会出现误差,如将名字中的“钊”误打为“健”,“容”误为“荣”,“葛”误为“万”。不过这位专家强调,院士们只是在这份倡议书上签了名,大多数人并未参与日后的项目。

  专家说,在“华夏文化工程纽带组委会”专家委员会考察团到国内几个地方多次考察和深入论证之后,决定将该项目落在山东济宁。2002年,担任华夏文化工程纽带组委会领导职务的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与十多位部级领导干部,给钱其琛同志写信请求支持,国务院领导同志对这一创意表示了肯定。2004年1月29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等12位华夏文化工程纽带组委会的领导同志和专家给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写信,阐述了这一设想。

  在山东“中华文化标志城”官方网站提供的资料中,记者看到了中央领导人批示的详细介绍:

  2004年3月14日下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宣布闭幕后,胡锦涛总书记在主席台上找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说:您送的材料我已经看到了,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这件事是一件好事,我已经安排文化部了解有关情况,特别是了解当地(指济宁)还有什么标志性的文化资源,具体怎么办要等文化部家正同志了解了有关情况后再定。

  2004年3月22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上指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件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事,有关工程建设,应着眼长远,统筹规划,量力而行,精心实施。”同时批示有关部门协助山东搞好科学论证。

  2004年3月22日,温家宝总理也在报告上作出批示,请发改委、文化部、建设部协助地方搞好科学论证。

  此后,国家相关部门积极协助山东省做好“中华文化标志城”项目的前期论证和调研,国家发改委并于2007年10月22日正式下发了关于“中华文化标志城”项目的有关意见。

  “"中华文化标志城"是一项系统的、需要分期建设实施的工程项目,山东省官员应该严格遵循中央的精神和国家发改委的意见,量力而行,稳妥有序的推进项目,不要去盲目拔高,炒作概念,制造争议。”这位专家指出,“通过这项工程增强民族文化的凝集力,带动一个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复兴,这才是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肩负的重要使命。”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干群对话]“中华文化标志城”质疑声中重行论证
·时评:中华文化标志城到底有没有文化?
·山东当地政府听取公议重新思考中华文化城项目
·中华文化标志城的背后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