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2007年12月22日,我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17名内陆冰盖考察队员临行前合影。当日,我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17名内陆冰盖考察队员正式启程,向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海拔4093米的冰穹A区域挺进。这是我国科考队员继2005年1月18日成功实现人类首次从地面到达冰穹A之后,再一次奔赴南极“冰盖之巅”。 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不畏艰险、执著探索、创新求实的“科学勇士”
第24次南极考察是“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开局年,考察队共执行了46项科学考察任务,规模之大、范围之广,也是历史罕见。无论是在西南极的乔治王岛,还是在东南极的拉斯曼丘陵;无论是浩瀚无际的南大洋、还是艾默里冰架前缘的普里兹湾,在南极这座科学研究的圣殿,处处留下了我国科学工作者执著探索的身影。
内陆冰盖考察是此次南极考察的重中之重。17名“科学勇士”不畏艰险,于2008年1月12日在人类历史上第二次成功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海拔4093米的冰穹A,并系统开展了地球物理、冰川、地质、气象、医学和天文等多学科综合考察,在科学前沿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备受国际瞩目。
在白茫茫一望无际的南极冰盖,科学考察与自然探险密不可分。内陆冰盖考察之险,不仅在于沿途有深不可测的冰裂隙、令人望而生畏的暴风雪、危机四伏的白化天;内陆冰盖考察之难,不仅是在极端的自然环境下征服人类的生理和心理极限,更多的是要随时面对不可预知突发事件的挑战。
此次内陆冰盖考察,我国5名队员单车出征,在“冰盖之巅”经历的那场生死时速 “极地大营救”,至今令人庆幸有惊无险。来自黑龙江测绘局的考察队员吴学峰是那次遇险的5名队员之一,他这样描述当时情景:
“由于没有电,车也没有暖风,窗外温度是零下36摄氏度。我们已经十分疲惫。开水已经没有了,又冷又饿,大家挤在一起,互相靠呼吸取暖。我们不停地聊天,虽然十分困乏,可是不敢睡觉。因为太冷了,怕一睡就醒不过来了。
“大家的心情都有些沉重,因为我们不知道救援何时到来,我们到底还能坚持多久,一切都是未知数。大家在无奈的等待中煎熬着。时间在一分一秒地度过着。我们互相鼓励,共同抵抗着焦急、寒冷、饥饿和困乏。
“在这次救援行动中,我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深深震撼了我的内心世界。我深深感谢16名队友,是他们用无私的奉献、不顾自身安危把我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我将永远记住中国南极考察历史上的这支队伍,他们团结拼搏、热情奔放、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来自浙江大学的考察队员崔祥斌也经历了那次冰盖历险。回顾这段难忘经历,这位27岁的博士生说:“南极是地球的风极、寒极,是生命的禁区,各种条件都极为有限。在这里,艰苦不言而喻,一切活动都危机四伏,你必须去拼搏。如果你对自己承担的工作绝对负责,如果你对自己的事业抱有理想,你必须求实,必须创新。”
在海拔4000多米的冰盖高原,高寒缺氧、连续高强度的工作,考察队员们体力严重透支。许多人头痛、拉肚子、腿脚抽筋。老机械师崔鹏惠更是累得痔疮严重复发,坐在颠簸的雪地车上,被折磨得阵阵哀叫。队友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每天嘘寒问暖,拿出自己知道的偏方让老崔试试,可是情况没有好转的迹象。为了不影响大家的心情,老崔在病痛中依然展现笑容,常开玩笑说:“咳!这人和车啊差不多,底盘有问题就是不灵啊。”后来,在车队的对讲机中,经常听到的早晨问候就是:“HELLO!今天的底盘怎么样?”
整整50天单调、枯燥、艰苦的考察生活中,考察队员们就这样互相用乐观和坚忍播撒着快乐、传递着力量。圆满完成“冰盖之巅”科学考察任务返程途中,正赶上了老崔的生日。那天,全体队友为他过了一个畅快淋漓的生日。几乎所有的人都喝醉了,17名队员相抱着哭成一团。为事业的艰辛、为收获的欣慰、为拼搏的友谊、为人生的理想、为祖国的富强……旷古奇寒的冰盖荒原,又一次见证了我国南极考察健儿们挥洒的青春和热血。
作为我国首位登上“冰盖之巅”的地方媒体记者,深圳电视台记者陈壮茁战胜种种困难,从冰盖上发回了大量新闻报道,许多珍贵镜头被国内和香港的媒体竞相转播。他说:“这次南极内陆冰盖之行,我收获了激情、感悟了人生。在这次征途上,我感受到了中国人在探索中的执著和激情。也许正是有了这种精神的传承,中国人在南极的脚步才会越走越坚定、自信而无悔;南极上空的五星红旗才飘扬得那样鲜艳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