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讲团结、特别讲奉献的“和谐团队”
我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启程之时,正是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之际。考察队临时党委组织全体考察队员认真学习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在风雪南极建设一支具有凝聚力、战斗力的“和谐团队”。
150多个日日夜夜、28000多海里的风风雨雨,在极端严酷的自然环境中,在与狂风、暴雪、严寒、海浪、冰山的搏斗中,在繁重的科考、卸货、站区建设任务面前,在生与死的考验关头,全体考察队员讲大局、讲团结、讲奉献、讲纪律、讲安全,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连续作战的精神。
一支好的队伍离不开好的领导班子。在整个考察过程中,以魏文良领队、秦为稼副领队为代表的临时党委成员,个个身先士卒奋斗在南极第一线。
“雪龙”号抵达中山站开始海冰卸货之时,考察队遇到暴风雪,中山站最大风力达到11级。在零下十多摄氏度的风雪交加之夜,58岁的魏文良领队连夜带队到海冰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艰难行进,全程查探冰情。
抓住低温天气的有利时机,考察队决定将4辆自重22吨的雪地车通过海冰开上中山站。这是国际南极考察活动中都少有的重型车辆海冰运输,也是我国南极考察历史上最重的一次海冰运输,堪称一场真正的“如履薄冰”。冒着生命的危险,秦为稼副领队开出第一辆重型雪地车,带领考察队员,在海冰上缓缓行驶了3个多小时,成功登陆中山站。
在肝胆相照的南极冰雪天地,当考察队员们看到患有糖尿病的魏领队在吃饭前总是先吃一粒药、经常给自己注射降血糖针的时候,当看到同样患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的秦副领队有时因为忙于工作,而不得不向魏领队“借药”的时候,大家看在眼里,怎能不感动在心里?
领导的模范带头胜过了千言万语。在这支队伍中,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职务、也不论学历,当工作需要的时候,临时党委委员成了装卸工,科学家成了带缆的水手,女博士成了餐厅服务员。大家协同作战、无私奉献,只为一个共同的心愿:圆满完成任务,不负祖国重托。
南极考察,是一项关系到中华民族千秋万代长远利益的战略决策。20多年来,在邓小平同志“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的题词精神指引下,我国科技人员在南极自然科学研究领域进行了不懈探索。随着时代发展、国际政治风云变化,在地球最南端,新一轮声势浩大的竞争正在拉开帷幕。
在我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雪龙”号曾与日本的“白濑”号在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不期而遇,曾与俄罗斯的“费德洛夫院士”号相逢在中山站附近的海冰,曾与印度建立第三个科学考察站的先遣队员相会于南极的拉斯曼丘陵。
置身于冰雪大陆国际竞争最前沿,我国许多极地考察工作者顾不上自己的身体健康、顾不上照顾自己的家人,一次次奔赴南极。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中,来自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糜文明、汪海浪、徐霞兴,中国气象科学院的逯昌贵,国家海洋预报中心的任北期,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张永山等许多队员,均已是多次来南极。曾经6次参加南极内陆冰盖考察的老机械师徐霞兴,今年刚从艰苦的内陆冰盖考察归来,紧接着在中山站担任站长,越冬一年。
在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中,还有30多名上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年轻人。恶劣的南极环境、艰苦的考察工作,都让这一代“独生子女”们吃到了前所未有的苦,但他们全都咬紧牙关经受住了考验。中山站首位工程监理曹硕伟,越冬队员张辛、王博、符志坚、于秋杰、牛小伟,度夏科考队员王晓鹏,内陆冰盖考察队员丁明虎、雷兵权、崔祥斌、魏福海、曹建西等一批年轻队员,均以自己优秀的素质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中山站的生活是疲惫艰苦的,更是快乐的。我们一起诉说心事,围在老队员周围,听他们讲述中国人在南极的奇迹,聆听他们对我们的教诲,感觉像一家人围在火炉旁聆听那传奇的故事。”科考队员王晓鹏说,“我们在故事中缓解了身体的疲乏,在故事中体会到南极精神,在欢笑声中发现我们已经长大。我们要在先辈们开创的事业上不负使命,继续铸造属于新时代的南极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