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
北川17岁男孩托吊瓶救活同学:以后什么都不怕了
2008年05月27日 14:14:49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托吊瓶的帅哥”李阳。(资料图片) “托吊瓶的帅哥”李阳(资料图片) “托吊瓶的帅哥”李阳的事迹震撼了许许多多的人。当记者见到李阳时,更多注意到的是他脸上的天真稚气,还有那友善而略带羞涩的笑容。这个17岁男孩非常爱笑,即使刚刚经历了一场梦魇般的灾难。 李阳并不特别出众,如果不是这场大地震,他的日子应该会平静流过。但是这个男孩在这场大地震中“非比寻常”的举动,却成为一个关于生命和希望的符号。 目前生活 一个人的高一二班 “李阳从重庆回来了。”在位于绵阳长虹培训中心的北川中学复课点门口,同学们这样半开玩笑地打趣,“这小子都成名人啦!”记者来到他所住的学生帐篷内,人不在,想到他是个酷爱篮球的孩子,于是决定到篮球场去碰碰运气。略有些简陋的篮筐下,几个男生正玩得不亦乐乎,场上身手最敏捷的那个果然就是李阳。 虽然李阳坚称自己1米7,但是在对手面前他并没有占据空中优势,只是他的反应更加机敏,虽然赤脚穿着拖鞋在场上搏杀,却也频频出手得分。 22日那天,李阳前往重庆看望被他救助的同班同学廖波,仅仅停留了一天时间,23日便乘坐长途大巴奔波一昼夜,24日就赶回绵阳。为何要把行程安排得如此匆忙?他很认真地回答:“因为我们高一二班只剩下我一个在校生了。”其他同学要么被父母接走,要么被转移接受治疗。地震中李阳的家倒塌了,父母目前住在绵阳九洲体育馆的安置点中。“如果有家长来找我们班的同学,我可以负责通知。”他说:“只要我在这里,我们班就还在这里。” 兄弟情深 廖波的生日一辈子不会忘 篮球是李阳眼下排遣寂寞的最好方法,篮球也让他结识了廖波这个“最好的兄弟”。在球场上,李阳和廖波是一对配合非常默契的好搭档。但在生活中,两人却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异。“我的性格比较爽直,廖波和我不一样,他比较内向。”李阳最崇拜的篮球明星是科比,他说不出廖波的偶像究竟是谁。 经历这场劫难,李阳将廖波视为“患难兄弟”。说起到重庆看望廖波时的情景,李阳说:“他看见我特别高兴,一直握着我的手,连说了好几声谢谢。”李阳对自己的兄弟说:“你很勇敢,是个好样的!”此时,廖波的一条腿已经被截肢,但李阳说廖波的情绪很好,也能够坦然地面对这个现实。 李阳的性格大大咧咧,他甚至不记得自己的生日是哪天。5月24日是廖波的生日,李阳说他以后可能还是会忘记自己的生日,但是他一定会记得廖波的生日。永远被铭记的还有5月12日这个黑色的日子,用李阳的话来说,那一天他们两个人“得到了重新再活一次的机会”。 未来目标 考上上海交大 北川中学高一年级的复课时间未定,李阳已有些迫不及待,“距离期末已经很近了,我担心已经学过的知识都快要忘记了。”复课值得期待的另一个原因,是班上的同学也将能够陆续重返校园,其中自然也包括好兄弟廖波。另外,谈到今后的理想时,李阳说自己的目标是想考入上海交大,“这是我和表妹都想考的学校,而表妹已经离开了,是我亲手从废墟里把她挖出来的……”说到这里,男孩的脸上蒙上了悲伤的阴影,“这是为了两个人的目标。” 惊魂时刻 第一个念头是回学校救表妹 5月12日,两个男孩的命运被紧紧连在一起。活泼好动的李阳那一天前往县委礼堂,在一个活动中代表学校表演街舞。14时28分,活动尚未开始,县委礼堂便在大地的晃动中崩塌下来。幸运的是,李阳和同学们在生死瞬间及时撤离出来。 周遭的建筑物陆续倒塌,余震还在不断持续,在焦急等待的过程中,惊魂未定的李阳得知北川中学已被夷为平地的消息。一个小时之后,情况稍微稳定下来,活动组织者安排学生们离开,李阳的第一个念头并不是回家看看,而是迅速地向学校的方向飞奔而去。“不知道为什么,我当时有个很强烈的感觉,我的父母肯定没事,但我很担心同学校的表妹,我要去救她。” 这段只有十几分钟的路程,此时却是那样艰险而漫长。当他回到那个再熟悉不过的学校时,眼前的景象令他完全惊呆了:每天传来琅琅读书声的教学楼从视野里消失了;赶到的医护人员正在残垣断壁中艰难地搜救;平日里嬉戏玩耍的操场上,到处是满身血污的学生。李阳冲上了瓦砾堆,他听见石板下传来了呼救的声音——那里还有人!当他走近细瞧时,才发现被压在底下的竟然是自己的好兄弟廖波。 最深感受 以后什么都不怕了 由于被石板压住了腿部,廖波暂时无法被救出。赶来的医护人员为他打上了点滴,但是还有太多的伤者需要救助。此时没有人能够停下脚步照料他,李阳立即承担起手举吊瓶的重担。 当时廖波的神志非常清醒,在痛苦地呻吟,李阳大声地在一旁鼓励着他,让他一定挺住。当时他说的一句话,事后感动了无数读者:“你是我最好的兄弟,我不想你死!” 在李阳的记忆里,尽管那个下午目睹了恐怖景象,但是仍然有几位同学和他一样,也在废墟中千方百计地救助着兄弟姐妹。事实上为廖波举吊瓶的也并非李阳一人,而是由几位同学接替完成的。当时余震仍在持续不断地袭来,脚下的废墟还在不时剧烈颤抖,但此时李阳的脑海中已不再有任何恐惧的感觉,“因为活了第二次的关系,我从此以后就什么都不怕了!” 来源:
北京晚报
作者:
编辑:
陈新科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