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
崔鸿娥见证一所敬老院三十年变迁
2008年10月20日 11:02:47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朝气蓬勃的城市遭遇“银发浪潮”--崔鸿娥见证一所敬老院的三十年变迁 新华网上海10月20日电(记者叶锋)“30年前我压根儿没想到,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和老龄化进度,都会这么快!”刚刚从上海市普陀区社会福利院退休的崔鸿娥说,与三十年前创办时相比,福利院里的老人已增加了10倍。 这三十年,崔鸿娥见证了这家福利院由一个小小的街道敬老院起步,发展成为上海市一家知名的养老机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政府及社会在观念、行为上都经历了耐人寻味的变化。 1979年,普陀区苏州河边的朱家湾街道利用小区的闲置房屋,设置床位收留了20多位孤老,就此成立了敬老院。敬老院里缺医少药,他们看中了街道年轻的里弄医生崔鸿娥。 “开始我不愿意去,一个好端端的年轻姑娘,竟跑到敬老院去工作,传出去会被人笑话的。”崔鸿娥回忆说,“更何况,当时我还没结婚呢。”她笑着说,后来敬老院来要人时,简直“声泪俱下”,而且街道说,敬老院是全民事业单位,最后她才同意过去。 朱家湾敬老院收留的全是“无家属、无生活依靠、无经济来源”的“三无”孤老,全仗街道财力资助。崔鸿娥说,当时他们还从街道工厂揽一点编织手套之类的活儿来干,以增加收入。院里的会计还经常跑去企业“化缘”。虽然条件比较艰苦,但在崔鸿娥等10多个员工的悉心努力下,这些曾经落魄无依的孤老们开始拥有安稳的生活。 崔鸿娥记得,当时街道有位老人,唯一的儿子解放前随国民党去了台湾。敬老院随即收留了她。几十年后,儿子回来了。思母心切的他一步一跪走到老人跟前,泪如雨下。看到母亲被照顾得这么好,这位老人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这事给了崔鸿娥很大触动,“我认为照顾老人是一件有情有义的事”。 有着40多张床位的朱家湾敬老院很快完全饱和。1985年,它被迁建到普陀区曹杨新村的一幢6层小楼里,并更名为“普陀区幸福院”。崔鸿娥身边的医疗人员,也增加了好几位。 崔鸿娥记得,为增加老人的“幸福感”,除增添生活设施外,区里还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区民政局特地把招待所设在楼里的一二层,“多一点人气,老人们就不会觉得太冷清”。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上海迎来了一个老龄化的小高峰,而传统家庭养老的矛盾越来越凸现:大量“4050”人员下岗并面临着再就业压力,无法照顾老人;不少年轻人出国,一些老人身边的亲人逐渐减少。当时,已经有独居老人在家中发生意外而丧生的事件见诸报端。 “从那时开始,幸福院里的孤老逐渐减少,自费的普通老人则迅速增加。”崔鸿娥说。幸福院大门进一步向社会敞开,不仅帮助很多家庭解决了难题,也给自身增加了不少收入。 人们开始正视“未富先老”的问题。崔鸿娥说,区里增加了对“幸福院”的拨款,各级领导也开始来陪老人吃年夜饭,媒体也开始“光顾”这个安静的角落。有一次,邻居充满羡慕地告诉崔鸿娥的妈妈:“你女儿上了电视啦”。崔鸿娥那时已在读会计大专,她写了篇论文,谈的就是“养老院怎样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 1991年,普陀区投入700多万元,在枣阳路毗邻长风公园的地块上建起全新的社会福利院,并将“幸福院”搬迁至此。该福利院后又经扩建,至今建筑面积已有5400多平方米,设有220多张床位,生活、康复设施一应俱全。院内是红墙绿树,小桥流水,院外则是风景宜人的长风公园。 考取会计证书后,崔鸿娥转而负责福利院财务工作。这些年来,让崔鸿娥感到欣慰的还有很多细节:老人的房间变漂亮了,病房一般的纯白色已被粉红、浅绿代替,老人床头的“病历卡”也已撤去;福利院变热闹了,前来捐赠的人连年不断,很多大学生、公务员前来做志愿者。 2006年,上海市60岁以上户籍老人的数量突破户籍人口的20%,“银发浪潮”达到新高峰。普陀区社会福利院的负责人说,这10年来,住院老人的平均年龄提高了4岁左右。目前该福利院已经满员,更多有意前来的老人只好“排队”。更多的街道办养老机构、民营养老机构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崔鸿娥说,她明白,将来上海的老龄化将越来越高。她想起了30年前朱家湾街道的老领导劝说她进敬老院工作时说过的那句话:“养老事业是一项需要、也值得你去投入的事业。”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叶锋
编辑:
陈新科
|
404 Not Found |